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累计完成371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741亿元,增长30.8%.
前三季度税收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税收收入平稳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规模突破37000亿元,已经接近2006年全年收入总额,增收额超过8700亿元,已接近1998年的全年收入额,增幅是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各月的税收收入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增幅均在20%以上。
第二,主体税种与相关经济发展协调。前三季度,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等主要税种收入增幅均在20%以上,且与相关经济发展基本协调: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个百分点,相应地,前三季度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20.5%;房地产投资增长29%,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5.6%,来自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的营业税增长3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增长35.8%;一般贸易进口增长25.2%,相应地,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增长21.7%.
第三,东、中、西部税收全面较快增长。前三季度,三大区域税收呈现全面较快增长的态势,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税收完成26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1.9%;中部地区税收完成5511亿元,增长25.5%,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4.8%;西部地区税收完成4932亿元,增长28.%,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3.3%.
第四,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使用,资源税政策得到调整,在加强源泉控管的带动下,资源税完成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为引导证券市场合理有序发展,自 5月30日起,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在政策调整和市场交易量放大的共同作用下,前三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1436亿元,增长11.7倍,增收1322亿元,拉动整体税收增长4.7个百分点;为促使土地合理利用,自2007年1月1日起,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标准和征税范围,前三季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70.2%,同时,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房地产业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42.9%和增长82.8%.
第五,出口退税有力促进外贸增长。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出口退税管理,优化退税服务,积极支持外贸出口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结构的调整优化。前三季度,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3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4亿元,增长25.6%.

税务总局:今年前8个月我国流转税收入超2万亿元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前8个月,全国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在内的流转税收入达到20695亿元。流转税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税务总局就调整部分行业应税所得率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通知》(国税发〔2007〕104号),对部分行业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作了调整。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
税务总局恢复对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服务中心征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有关税收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06〕109号)已于2006年12月末执行期满,自2007年1月1日起,对机关服务中心为机关内部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恢复征收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税务总局:中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1994年以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先降后升,近年来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一些学者在讨论我国宏观税负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给“宏观税负”以不同的定义,因此不同的研究结论往往由于定义标准不同而缺乏可比性。那么,与国际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比较,我国宏观税负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必须予以澄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