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下发后,中国气象局及时提出落实《规划》和进一步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各省气象局贯彻落实。目前已有23个省(区、市)的“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印发或定稿,气象应急工作在地方应急规划中得以确定和落实。
作为《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中国气象局牵头建设。目前,已邀请国防科工委等22个部委应急工作负责人召开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专题了解相关部委对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效率、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项目建设可研报告8月30日通过专家评审,正式上报国务院应急办。
确定了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河南、江西、安徽、北京、广东、甘肃等省(市)作为项目建设的试点省份。完成了气象部门应急平台中应用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相应的编码工作。
基本完成了数据库存储、应急事件上报流程以及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全国省级气象部门已全部开通应急管理平台并实现和中国气象局应急办的互通,今年年底将应急管理平台铺设到地(市)、县级。
各级气象部门围绕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综合、专项、分项、单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流程180件,内容涉及核扩散、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泄漏、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以及海难搜救等,覆盖国家、省、市、县、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会展、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多层次、多领域。
在防御今年第16号“罗莎”超强台风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应急办陆俊华主任亲自参加台风预报会商,指导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取得了在台风影响最重的福建、浙江等省零死亡的战绩,这在抗御同类台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推进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部门联动与社会响应机制,与外交部、总参气象水文局、信息产业部建立了应急工作联系。
继续推进为各级决策和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免费手机气象短信服务的工作,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已为62.1万各级应急指挥人员免费发送气象预警信息手机短信。
为确保汛期应急联动响应迅速,组织了安徽、江苏、黑龙江、甘肃应急指挥车进行模拟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演练。在杭州举办了全国气象部门应急管理观摩培训,并成功组织进行了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桌面演练。
对今年淮河流域性暴雨洪涝,济南、武汉等城市突发暴雨灾害,重庆开县小学遭雷击事件,台风“圣帕”、“利奇马”、“罗莎”等应急服务进行案例分析。
启动了“气象科普伴你行—首都公交车厢大众教育”活动,北京20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车厢内壁和座椅增加气象防御知识,向乘客宣传台风、暴雨、暴雪等 14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