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林业局中科院举办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战略研讨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30日   来源:林业局网站

    10月25日,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森林与生态建设、生物减排与工程减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要加强对重大工程的生态效益监测和风险评估。

    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在会上作了《从森林与人类关系角度谈林业生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题发言,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致辞。

    重大工程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防灾减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的重大工程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改变了原来的自然生态,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专家们认为,理清重大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系意义重大。

    李育材在发言中阐述了森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介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显著成效,提出大力推进生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路。他说,林业重点工程是生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载体。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荒漠化防治、构建大江大河水源涵养林体系和三北、沿海、农田、城镇防护林体系等,都属于生命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从生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扩大发展空间为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育材指出,当前我国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作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林业建设赋予新的使命,对林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都要求林业有更大发展。林业部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工程为载体,加速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祝列克指出,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不仅对中国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林业局重点从五个方面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速生丰产林建设、石漠化治理、沿海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二是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要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充分挖掘林业发展潜力,广泛调动全社会和广大林农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满足社会和人民对林产品的需求,全面提升林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率;四是积极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五是继续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巩固好、保护好林业建设成果,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白春礼、冯宗炜、李京文、罗绍基、匡廷云、闻立时、孙九林、唐守正、傅伯杰、张永利、于贵瑞、吴炳方、曹竹安、杜昱光、沈世华、王效科、刘杰、杜纪山、刘拓、王庆杰、孙建新、刘兆普、张显、温俊保、郭建斌等25专家向社会发出《关注重大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倡议。 

 
 
 相关链接
·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 科学技术从损害生态环境进化到修复生态环境阶段
· 内蒙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 西藏着力建设防沙治沙工程致力改善全区生态环境
· 黄河源头降水量逐年增大 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