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11月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宣传推广宁夏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制定得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代主席王正伟致辞。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杨继平,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出席会议。
贾治邦说,宁夏是我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经过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长期的艰苦奋斗,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土地沙化整体逆转。全区已累计治理沙化土地700万亩,1994~2004年间沙化面积净减少79.5万亩,减幅达4.3%,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转变。随着防沙治沙的稳步推进,沙区植被逐渐恢复,林草资源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动了沙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贾治邦指出,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宁夏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的经验,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第一,坚持把防沙治沙摆上战略全局位置来抓。第二,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基本方针。第三,坚持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第四,坚持用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第五,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带动防沙治沙。第六,坚持以胡杨精神激励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宁夏防沙治沙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敬佩。宁夏许多重点治理区已经逐步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为全国防沙治沙树立了样板,作出了示范。
贾治邦说,当前,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防沙治沙的形势还非常严峻,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在继续扩展;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同时,防沙治沙难度逐步加大,人为破坏行为仍然存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压力。面对土地沙化的严峻形势和防沙治沙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搞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
贾治邦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最为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国家战略全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承担起并认真完成好新时期防沙治沙历史重任。
贾治邦强调,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对防沙治沙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胡锦涛总书记就防沙治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转变。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防沙治沙工作要一代一代干下去,努力使祖国的山川有显著的变化。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防沙治沙的重大意义,科学制定各项防治措施,全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贾治邦提出,做好新时期的防沙治沙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防沙治沙工作。二是全面加强工程管理,大力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三是继续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四是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沙区生态保护。五是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为防沙治沙注入强大机制。六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七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提升合作成效。
会上,贾治邦为宁夏“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授牌。杨继平宣读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授予宁夏“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决定。
宁夏自治区林业局、盐池县人民政府和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在会上发言。(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