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首届“川渝文化合作论坛”在重庆开幕,来自川渝两地的数十位文化专家认为“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川渝文化血脉相连,惟有摒弃成见,携手并进,才能营造出同荣共享、异质互补的双赢文化前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为论坛发来贺信。贺信指出,文化孕育精神,精神产生动力。破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道世界级难题,文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集各方之智、纳各方之策、聚各方之力,齐心协力抓好试验区建设,是川渝两地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巴蜀文化面临的崭新课题。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坚持包容多样、合作双赢、尊重差异、真诚相与的原则,广泛交流,深入研讨,碰撞出智慧火花,激发出合作良策,为加强川渝合作、促进城乡统筹谱写绚丽的文化华章!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章玉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论坛开幕式。
何事忠在开幕式上指出,川渝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相融互通,两地文化专家学者需要加强研究,深入交流,构建文化理论创新体系,为川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要机遇共抓,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主题共演,声势共造,不断扩大川渝文化合作的辐射效应,形成大规模,产生大影响。
在论坛开幕式上,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开四等7位文化界专家学者分别就文化产业发展、文艺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戏曲发展等进行了主题发言。专家们在发言中指出,川渝两地地域相邻,文化相融,由两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巴蜀文化”积淀深厚,早已成为中华文明重要一脉。在建设成渝经济圈的过程中,文化应发挥其特有的张力作用,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在下午的论坛自由发言环节中,两地专家围绕巴蜀文化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了解,第二届川渝文化合作论坛将于2008年在四川省举行。(记者 杨 帆 吴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