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已有240万留守少年儿童。
从“一对一”结对帮扶到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监护网络的建立,从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到党政部门,近年来,各级各地对留守少年儿童给予了充分的关爱。
感动:亲情在无限延伸
这个冬天,对11岁的杰杰来说,稚嫩的心和冬日的阳光一样温暖。
杰杰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因吸毒去世,父亲外出挣钱一直杳无音讯。在他就读的浏阳市山田中学,2007年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达到了在校学生的40%%。在“让亲情无限延伸”活动中,一支由老师、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亲情队伍”走进了杰杰和同伴的生活。长沙市市民肖倩专程赶赴山田中学,表示愿意全额资助杰杰的生活和学习。湖南大学学生龚艳丽当起了杰杰的“知心姐姐”,老师戴朝伟更是义不容辞地当起了杰杰的“亲情家长”……
杰杰的命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被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少年儿童”。有统计,全国每1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教育的缺位,导致“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等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身上,正聚焦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目光。
使命:共青团勇挑重担
“维护留守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是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共青团的使命。”面对“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站在为和谐社会打下牢固青年基础的高度,勇敢地承担起关爱的使命。
2005年,共青团湖南省委抽调专门力量,成立了“湖南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华容、平江等8个劳务大县,对湖南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基本情况、形成原因、群体表现等进行详细摸底,形成近5万字的《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首次披露省内留守少年儿童的生存现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等分别在报告上作出了重要批示。
随后,湖南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行动,一系列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举措迅速跟进。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变化特性,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青团制定了以“两手齐抓、三位一体、四个机制和五个品牌”为主要内容的推进计划。两手齐抓即一手加大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力度,一手减少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加大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的力度;三位一体则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力合一,构建一个立体关爱网络。四个机制为完善的政策机制、明确的责任机制、全面的监护机制和科学的育人机制。五个品牌就是各级团组织发起的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品牌活动,包括知心哥哥姐姐手拉手、阳光驿站、亲情家长、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跨省互助。
关爱:“我也要做你们的‘知心伯伯’”
200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40名留守少年儿童受省湖南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的邀请,来到湖南省委常委楼做客。
20天前,一封字迹有些稚嫩的来信寄到了张春贤的案头,这是郴州资兴市何家山中心完小的四年级学生李郴给“书记伯伯”的信。李郴在信中说:多么期望有更多的人,能长期做我们这些留守少年儿童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小李郴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信寄出仅仅6天就得到“书记伯伯”的答复。张春贤在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团省委要高度关注留守少年儿童现象,多一些“知心姐姐、知心哥哥”,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这一天,李郴亲眼见到了“书记伯伯”。张春贤拉着她的手亲切地告诉她:“我也要做你们的‘知心伯伯’!”
“书记伯伯”的承诺,表达出省委、省政府对留守少年儿童这个群体的高度关注,也彰显我省领导做好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决心。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关心,多次指示相关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省领导蒋建国要求从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支持共青团进一步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省领导徐宪平多次协调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落实情况。
一系列行动相继落实: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建立一批覆盖全省的“阳光驿站”,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10亿元的低息贷款,在全省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以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为主,各界爱心人士相继参与的一支关爱队伍建立起来,人数达30万人之多。一时间,关爱的热潮如波涛涌动,汇聚成波澜壮阔的海洋。
探索:长效机制初具雏形
“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共同为农村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每一位农村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07年10月10日,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主持召开省委常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工作。在这次会议上,湖南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纳入组织、宣传等党政部门工作职责。一个“团省委、省妇联等群团组织推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联动、社会机构互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湖南关爱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初具雏形。
“相关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湖南团省委书记李晖介绍,今年3月,关于修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的议案正式提交省人大,议案呼吁尽快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城乡隔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目前,相关立法调研工作正在进行中。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将民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预见,随着长效机制的建立,全省留守少年儿童的未来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