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造成的“贫血”曾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搭建了一个银企“相亲”的平台,让一批“养在深闺”的优质中小企业进入商业银行的视线,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共赢。12月7日,记者从江西省有关部门获悉,仅半年时间,中小企业信息档案已覆盖全省1.5万信贷空白户,其中560户已取得银行授信意向,382户共得到18.25亿元银行贷款。
江西省90%以上的中小企业缺少发展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低、信用风险高、管理成本高,使其一直深陷融资难的困境。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江西省于今年6月启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工作,收集和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帮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防范信用风险;同时,也为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机会。
据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遵纪守法信息、企业主要经营和财务指标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旨在为商业银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中小企业信息查询服务。至2009年江西省中小企业将全面建立信用档案,今年全省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自愿加入这一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是中小企业的经济身份证,是中小企业领取贷款卡的前提。目前,全省已有4万多家中小企业拥有贷款卡,此次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征集对象以贷款空白户为主,因为从未有贷款、还款记录,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度缺乏了解。
信用档案的建立如同为中小企业打造了一张信用名片,让企业可以全面展示自己,让商业银行在其中发掘新客户。今年蜜橘丰收的季节,南丰亚通塑料彩印厂头疼多年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迎刃而解。借助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这一平台,该企业得到农业银行的垂青,首次贷款就达100万,扩大了企业在蜜橘包装领域的市场份额。据悉,至今省内各类商业银行点击查询中小企业信用档案3000余次。(记者鄢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