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推进‘一圈两翼’战略格局、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加快发展和改革三大内生动力支撑,重庆今年经济综合景气程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11日下午,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在 “2007重庆经济运行分析及2008年展望”报告中预测,今年重庆GDP增幅预计将达到15%,创直辖十年来历史新高。
易小光认为,由于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重庆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高位提速扩张态势,景气指数进入趋热区间,继续延续了“十五”以来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增长周期特征显现经济扩张持续性增强
自2000年以来,全市经济已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五轮周期波动的扩张期运行达7年,经济仍然加速运行,后劲足、前景好,表明本轮经济周期运行的稳定性趋势增强。产业发展增实力结构调整显后劲
三次产业保持协调发展格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全年三次产业比例有望达到11.6∶44.7∶4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农业抗击大灾显现成效,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将达475亿元,增长7%,粮食产量预计将实现稳定增产;工业多极支撑促进扩张,预计全市工业增长值对GDP的贡献将达到51.7%左右;服务业稳态提升展现潜力,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将达到12.7%左右,对GDP的贡献达到38.5%。需求动力持续扩张“双轮”齐推经济增长
三大需求动力仍然呈现总投资、总消费“双轮”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其中,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继续增强,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保持总体稳定。加快发展显示实效质量效益继续提高
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在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能耗水平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地方财力显著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22%左右,同比提高2.1和19.7个百分点。(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资金供应仍然充足金融支撑继续增强1-9月,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18.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另外,随着全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提高,1-9月,实现股票、债券直接融资共45.4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1.5倍。“一圈”“两翼”发展势头强劲
“一圈”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加快增长。“两翼”发展势头则更强劲,不仅实现了提速发展,还明确了定位,培育了一批适应地区发展的项目。
易小光表示,虽然重庆今年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但仍然有几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包括物价大幅度持续上涨的态势可能会对全市经济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一圈”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增长极作用有待提升;农民收入增长存在较大偶然性,缩小城乡差距的难度仍然较大;重化工业加快发展与节能减排矛盾加大;外贸政策效应加大重庆部分行业的竞争压力。
对于2008年重庆经济运行的环境,易小光指出,国际环境总体平稳,但美国“次级债危机”、国际资源类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走高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温和放缓;国内经济仍将快速运行,但宏观调控将以防止“双快”为重点,加大紧缩性政策的执行力度;市内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占主导地位,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建设、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因素将有利于“一圈两翼”“加快”和“率先”发展。 (记者 郭晓静 实习生范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