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宁夏地方病严重区找水供水成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3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2007年12月7日,宁夏自治区政府在平罗县隆重举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竣工现场会,这标志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宁夏实施的地方病严重区找水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取得成功。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然而,我国至今仍有3亿多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约1亿人,长期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0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近400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00多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000多万人。缺水和饮用水水质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饮水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人口资源座谈会讲话)曾要求“要科学规划,落实措施,统筹考虑城乡饮水,统筹考虑水量水质,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温家宝总理(2006年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也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到优先位置,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让农民群众早日喝上干净水”。

    为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积极为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群众寻找可供饮用的地下水源,改善群众的饮水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的《全国严重缺水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总体规划,并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主要目的是通过示范,为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开发提供经验和技术,以勘查示范推动群众饮水困难的解决。

    项目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四川、河北、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严重缺水和地方病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为农民群众建立了60多处安全供水示范工程,直接为40多万人提供了洁净饮用水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勘查示范的实施,在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及以专业队伍勘查示范为先导,地方队伍为主体的运作模式,对推动严重缺水和地方病区群众饮用水问题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宁夏是全国地方病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21个县(市)、60多万群众不同程度的受地方病危害。平罗县属于地方病严重地区,全县近10万人长期饮用高砷、高氟及苦咸水,约4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氟中毒、砷中毒疾病。据此,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平罗县列为首批项目计划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

    承担项目的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技术骨干,通过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探测,同位素与孢粉分析,水文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研究,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高砷、高氟及苦咸水地区,找到了可供人畜饮用开发的地下含水层。两年来,以探采结合的方式,为平罗县地方病高发的乡镇,建立供水示范井6眼,累计出水量每天12000多方,可作为9万多人生活饮用安全供水水源。该项目的成功,为全国类似水文地质区地下水勘查和供水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国严重缺水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实施,为人民多找水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