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地图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精心制作的月球仪伴着“嫦娥一号”的升空,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频频亮相。从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对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专访,到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对栾恩杰、马兴瑞、孙来燕、龙乐豪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家群体的专访,该社制作的各种月球仪都伴随在身边。尤其是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的新闻联播中关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仪式的报道,更是出现了月球仪清晰的特写镜头。
这些月球仪是2005年6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授权中国地图出版社博目公司根据国际公认的资料制作的,从上面可以查看到月球表面的构造以及环形山、“海洋”、“湖泊”的分布和相关的名称。在这些月球仪的支架上均刻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 中科院探月总体部”字样。随着“嫦娥一号”传回更多的月球数据资料和影像,人们可以对照月球仪追随探月脚步,更多地了解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的情况,掌握更多的关于月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