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江苏省和南京市各界隆重举行仪式
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同时竣工
梁保华出席并为纪念馆新馆揭牌 许仲林讲话
王寿亭刘洪才章百家等出席

12月13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各界人士在扩建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沉痛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 肖勇 程光 摄
12月13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警报长鸣,和平钟声久久回荡,江苏省和南京市各界人士在这里隆重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共同为纪念馆新馆揭牌。江苏省政协主席许仲林讲话。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代主任、党组书记王寿亭,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特邀嘉宾、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出席仪式。
参加悼念和竣工仪式的还有: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陈一远,副省长张九汉,省政协副主席孙安华,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嵇绍莹,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王鸿生,武警江苏省总队政委姜德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序建,南京市政协主席汪正生等。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主持仪式。在高唱雄壮的国歌后,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声响彻长空,气氛庄严肃穆。中央有关部门和江苏省市各界向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敬献了花圈。
江苏省政协主席许仲林发表了讲话。他说,7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70年后,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沉痛悼念遇难同胞,并举行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就是要更好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许仲林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特大惨案之一,是日本帝国主义为用武力迫使“中国畏服”而展开的有计划、有预谋的罪恶行动。日本侵略军用他们的野蛮和凶残留下了“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也将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住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就记住了我们国家曾经因为经济落后、政府腐败、人民贫弱而遭受的侵略和屠杀,我们就会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地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回顾这一惨痛的历史,深刻体会遭受的侵略和掠夺的苦难,我们就会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运用和平的发展手段,实现和平的发展目标。
许仲林说,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容掩盖和篡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纪念遇难同胞的主要场馆。我们对纪念馆进行扩建,就在于给参观者以历史的体验——大屠杀不仅是对中国人,而且是对人类的基本价值的攻击,是毁灭不同民族和国家和谐共处的基础;又在于给予当代和后代以警示——不能容许任何否认战争责任和美化战争的谬言的流行;也在于表达——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人民和全人类共同的和平信念以及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愿望。我们回顾惨痛历史、悼念遇难同胞,最根本的就是要化悲愤为力量,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任洁代表南京市民宣读《南京和平宣言》。《宣言》说,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饱经战争创伤,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热爱和平,我们将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坚决反对战争暴力,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生命和财产的非正义行为。《宣言》呼吁,一切爱好和平的团体和人士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和解的新世界而共同奋斗!
扩建工程建设者代表也发了言。随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青少年代表和扩建工程建设者代表放飞和平鸽,并撞响了和平大钟。洪亮悠扬的钟声,寄寓了人们对人类永久和平的期望。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和新落成的纪念馆新馆。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历时两年,纪念馆新馆如一叶“和平之舟”,突出了人们对战争、生命、人性、文明的思考;新的展览陈列运用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真相,进一步凸显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主题。
江苏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江苏省市有关群众团体负责人,学生代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代表,抗日老战士代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代表,扩建工程建设者代表,国内有关纪念馆、博物馆代表,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丹麦、以色列等国外友好团体、友好人士代表共8000人参加了悼念和扩建工程竣工仪式。(陆峰 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