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讲话。省领导胡彪、许云昭、李江、于来山、蒋建国、徐宪平、杨忠民、李微微、戚和平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和劳务经济,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2006年全省纳入县域经济考核范围的97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4966.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62.4%提高到2006年的66.3%。其中,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2个增加到6个,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2个。
周强强调,不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富民强省,基础在于富民强县。从湖南省的县市发展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快、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县市,往往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社会矛盾比较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比较快的县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县市区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县域经济的认识,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周强指出,要突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要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阵地,采取措施帮助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各类工业、农业、科技和物流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特色产业园或特色产业小区。要坚持立足县域特色和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带基地、连农户,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要坚持发展劳务经济,培养新型农民,壮大和提升劳务经济,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周强要求,加强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工作,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州都要坚决落实扩权强县的各项改革措施,该下放给县市的权限要坚决下放。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环境。
会上,省委、省政府授予长沙县等10个县市“2005年度经济强县市”称号,授予花垣县等10个县市区“2005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授予长沙县等10个县市“2006年度经济强县市”称号,授予花垣县等10个县市区“2006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 (记者 柳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