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召开的中国(海南)农村小额信贷国际论坛上,孟加拉格莱珉信托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签署了项目实施合作协议,计划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格莱珉银行模式小额贷款试点项目。
据介绍,从1976年开始,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开始小额信贷模式的实验。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摆脱贫困生活。
在贷款对象上,该模式主要为农村贫困妇女提供贷款。在组织形式上,由5个借款人组织互保贷款小组,10-12个小组为一个中心,设60-80个中心组建为一个支行。在贷款审批上,每周由中心主任召开一次会议,办理借、还、存款手续,并交流情况。所有贷款均是公开透明。贷款由中心主任批准,银行发放。借款期限为1年,每周偿还借款的五十分之一。
在防范风险上,格莱珉模式对任何借款人都不免除债务,一个借款组员没还款前,该小组里随后几年里都不可能有资格申请到更大额度贷款,这种 “互保”的模式,有效地防范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模式还款率达到98%以上,对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有一定指导作用。
据了解,在此次的合作中,海南省农信社将分期筹措3000万元,基本依照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思路和模式,分为三期投入,挑选2--3个乡镇,通过小额信贷的方式贷款给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山区的贫困农民,合作期为5年,用于开发当地的特色产业。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将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记者陈岚桦 陈成智 见习记者彭青林)
海南省累计已有55万农户得到农村小额贷款扶持
记者从12月26日在海口召开的中国(海南)农村小额信贷国际论坛上获悉,经过8年的发展,海南省农村小额贷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省累计已经有55万农户得到了贷款。
据了解,小额贷款是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民1万—1.5万元的贷款,无需抵押,由农户承担贷款责任,用于种植、养殖等生产及服务费用。
据省金融办有关人士介绍,从1999年至今,海南省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累计51亿元,涉及全省55万农户,全省231个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据省农业厅提供的数字,今年海南农民收入增幅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小额贷款功不可没。
随着小额贷款在农村的深入,小额贷款在品种上也有较大创新。如琼海信用社开辟了专门向农村妇女提供的小额联保信贷;琼中信用社为山区还没有脱贫的农民提供小额信贷,帮助他们发展山鸡、蜜蜂等特色经济;临高、儋州的农信社凭借干部工资卡为农民担保,为种甘蔗的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所需小额资金贷款。(记者陈岚桦 陈成智 见习记者彭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