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未来的发展,实力靠经济,影响力靠文化。”今年,江苏省把文化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快了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跨越的步伐,确定了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目标,并采取多种实实在在的措施,使文化强省建设开始全面提速。
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财政加大了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南图新馆12月全面开放,省美术馆新馆、江苏国际图书中心、江苏广电城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在经济薄弱的苏北地区,省财政采用投资或补贴多种方式,建成了114个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已达3841个。政府买单的“三送工程”,让上千万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免费的图书、电影和戏曲。高雅艺术进校园送了300多场演出,莘莘学子可以欣赏到民乐、戏剧、交响乐、合唱等免费演出。公益文化今年最显著的变化是由政府点单到百姓点单,从送什么看什么到选什么看什么,说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更加有效和贴近百姓。
三大措施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年初,省里拿出1亿元,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引导资金,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扶持;对现有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推进提速升级。重点推进两大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连锁网络,一是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的图书销售网络,未来5年,江苏省新华书店网点将突破1000个,二是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3年内投资3亿元在国内外建立65个专卖店。今年,这两大网络都已开始布局,新华发行集团收购了海南新华书店,爱涛则进驻上海著名的两条文化街——多伦路和逸飞街,在上海滩打出了江苏工艺品的品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一步是登陆A股市场,真正实现文化与资本的有机融合。继9月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全面启动股改上市之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又在积极借壳上市,之前,它已成为江苏银行和南京证券的大股东。
营造出精品出人才的环境。加大了对优秀作品奖励力度,各艺术门类中获国家级重要奖项的,除国家颁发的奖金外,有关部门给予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奖励。同时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宽广的舞台,一年中承办了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民间文化山花奖、中国昆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先后开展“万里写生”、“作家看江苏”、“沿江行”、“走进西部”、“美在新江苏”等采风创作活动,同时举办文艺家读书班,让艺术家收集素材,增加营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观念的这一改变,使得精品创作跃上一个新高度。省演艺集团打造的青春版《桃花扇》、省文化产业公司新近拍摄的影片《南京浩劫》,都聘请了国际上一流的精英加盟,为作品成功走出省门和国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