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在京津城际铁路现场办公时指出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奥运会前开通运营
12月27日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225天。上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同党组成员、副部长胡亚东、卢春房、王志国等领导同志率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冒着严寒到京津城际铁路现场办公。
刘志军一行亲切看望并慰问了京津城际铁路广大建设者,实地察看了工程进展和运营准备情况,与建设、设计、施工、运营等单位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一同研究解决关系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的有关重大问题。刘志军指出,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京津城际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光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建好管好用好京津城际铁路,确保明年北京奥运会前开通运营。
8时前,刘志军一行就来到北京南站建设工地,先后察看了高架候车大厅、站台层、地下换乘大厅,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对站内各区域的功能布局、施工重点、装饰装修、旅客服务系统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刘志军强调,北京南站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车站,无论是建设理念,还是功能设计、施工质量、运营管理等,都必须符合“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舒适、安全、快捷的服务。持续六个半小时的现场办公,刘志军走遍了车站的关键部位,对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要求。
刘志军对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准备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自2005年7月4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程实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优质高效地推进工程建设和运营准备,站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联调联试准备工作全面展开,运营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刘志军深刻阐述了建设京津城际铁路的重大意义。他说,京津城际铁路将是我国最早开工建设、最先建成投产的高速城际铁路。建设这条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是部党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建设京津城际铁路,有利于促进京津两地之间乃至环渤海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发挥铁路能耗低、污染小、占地少、全天候、大能力的比较优势,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交通体系;有利于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建设这一工程,对于探索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确保大规模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顺利进行,搭建我国铁路技术进步平台,推进铁路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刘志军要求各参建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他同时指出,京津城际铁路正处在工程质量、联调联试、运营准备的重要关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高度重视,坚决突破。
刘志军强调,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进度安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京津城际铁路顺利开通运营。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铁道部成立京津城际铁路试验运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运营准备工作。部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北京铁路局要切实承担起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精心做好运营各项准备工作。各参建单位要明确分工,倒排进度,落实责任,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为全线开通运营创造条件。
二是确保工程收尾质量。严格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大力开展工程技术攻关,搞好科技成果总结。
三是精心做好联调联试。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号令、统一行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试验方案和应急措施,加强人员、设备、物资的调度指挥,确保调试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严格落实营业线管理办法,合理安排试验“天窗”和施工“天窗”,坚持做到“施工不试车,试车不施工”,确保试验安全。
四是全力做好运营准备工作。加快制定各项技术规章和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制度体系。抓好人员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适应高速铁路运营管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打造中国高速铁路服务品牌。按照安全可靠、质量一流、有序可控的目标要求,建立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车组织方案,建立高速铁路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五是加强协调配合。铁道部机关各部门以及建设、施工、设计、监理、运营等单位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做好各项工作衔接,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营准备工作整体推进。
铁道部总调度长安路生,总经济师黄民,总工程师何华武等参加了现场办公。(记者 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