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通过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培训就业援助工程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等活动,帮助万余名家庭贫困人员接受免费技能培训,实现了稳定就业,5000余名有就业能力的城市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脱零”。
“若不是政府就业援助项目的帮忙,我可能还在工地上搬砖。”盐池县花马池镇刘八庄村的王旭涛家庭非常贫困。2004年,身为长子的他赴深圳一家纸箱厂打工,因为不懂技术,王旭涛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月工资却仅有450元。2007年春节,王旭涛报名参加了自治区就业援助项目,半个月后他被送到宁夏新工业技术学校接受免费电焊技术培训学习,并享受了食宿费用全免政策。培训期满后,王旭涛被学校分配到新形象机械制作公司工作,实习期工资就拿到了840元。“转正后工资能达到1500元左右,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王旭涛坦言,工作稳定后想在银川安家。
自前年和丈夫双双下岗后,惠农区工人街社区居民刘翠萍一家失去了生活保障,因丈夫患有严重糖尿病,一双儿女正在上学,这个典型的零就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2007年,自治区政府在石嘴山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活动,优先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题,在社区帮助下,刘翠萍找了份清扫工作,丈夫通过接受免费技能培训,学会了自行车修理技术,在一所小学附近办起了自行车修理点,一家人生活有了转机。
为了切实帮助城乡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问题,自治区政府开展了“促进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众万人就业行动”,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实施培训就业援助工程,购买3000个公益岗位,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和“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7年,全区零就业家庭和城乡贫困家庭10300人,90%以上人员培训后实现了就业,银川市、石嘴山市28个试点社区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全区5026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消零。(记者 尚陵彬 刘建华 杨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