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喀斯特地貌最集中连片的省区之一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目前仍有部分群众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呈现出"两低、两差"的综合性。针对这一"贫困综合征",广西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转变"。
广西现有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1个自治区确定的扶贫重点县,4060个贫困村。近年来,广西坚持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初步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开展了贫困农户的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工作。
有关数据显示,近5年来广西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屯)道路4万多公里,一些边境县(市、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等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善;新建、续建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水果、桑蚕、药材、林浆纸结合等生产基地150多万亩,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德才表示,广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集中连片地省区之一,自然条件差,目前仍有部分群众未解决温饱问题,且呈现出收入低、素质低、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差"两低、两差"的综合性,贫困成为"综合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为此,广西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转变"。
转变扶贫减贫的方式和思路。大力扶持覆盖贫困农户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稳定增加收入夯实基础;强化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减少特困区域农村人口;集中资金、力量、时间对贫困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对贫困村采取分批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对连片的特困区域采取大会战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档次。
转变资金项目管理的运行方式。全面推行参与式扶贫方式,在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中赋予贫困群众全面参与扶贫规划制定、项目选定、实施管理、监督检查全过程的权力,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实施权、监督权落实到位;确保扶贫资金、项目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高和长期发挥效益;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和安全运行。
转变扶贫部门的工作方式。胡德才表示,广西扶贫部门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扶贫标准"的具体措施方案,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并整合和协调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抓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