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农家书屋工程答记者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1日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集体采访,就农家书屋实施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并指出2008年工程要全面推开,为此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今年将投入10多亿元资金,计划建成6万家书屋,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全国已建成5万多各类书屋 今年书屋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记者: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以前也曾投入大量资金送书下乡,为什么后来把这项活动转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了?

    柳斌杰:在服务农村建设方面,宣传部门、新闻出版系统20年来曾投入数亿元的资金送书下乡,但是效果并不好。一方面社会捐献的图书太杂乱,有些是出版社库存图书或者城市阅读过的图书、大部头的理论学术类图书,农民看不懂用不上,所以也留不住。另一方面农村缺少存放图书的场所,也无专人管理,造成“年年送书下乡、年年还闹书荒”的后果。市场显示,除了学生的教科书,平均每10名农民一年才购买一本图书。农民看书、看报很困难,贫困地区农民要想看书只能到县里去。跑几十里路去买一本书、借一本书对农民来说很不现实,大多数人无书读。农民希望通过电视看新闻、娱乐节目,通过图书和报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呼声很强烈。

    为此,从2004年开始,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甘肃、贵州及部分城市社区试点建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社会反响非常好。后来中央领导到各地视察,对农家书屋建设给予指导,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农家书屋的信心。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及2007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出要认真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现在农家书屋工程已成为国家文化工程,成为新闻出版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记者: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政府、社会及农民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柳斌杰:农家书屋工程实行“政府规划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农民自管自用”的原则。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自愿捐助,中华民族有崇尚读书的传统,民间有自愿办书屋的,对于各种社会捐赠我们鼓励支持;农民自管自用是吸取了相关工程的经验,要防止图书室成为少数人专用场所,所以要农民自主管理,村民公共使用。

    记者:农家书屋自去年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果?

    柳斌杰:2007年是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目前各地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资金,建成各类农家书屋近2万个、社区书屋4万个,配送了一大批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满足了部分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新闻出版总署作为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牵头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第一,会同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对工程提出总体要求和指导意见。第二,编制了农家书屋工程总体规划,对书屋实施标准化管理,每个书屋至少配备1500册图书、30种报刊、100种音像制品。第三,培训图书管理员,使之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真正热心为农民服务。第四,成立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目前已经在多渠道吸纳资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今年农家书屋工程要完成哪些目标?中央及地方为此要投入多少资金?

    柳斌杰:今年农家书屋工程要全面推开,预计到2008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6万个农家书屋。我们计划用10年时间在64万个行政村、7万个社区全部建成村民、居民公用书屋,基本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音像制品少的问题。

    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6亿元,加上各级地方财政投入的,大约有10多亿元。这么多的资金投入下去,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及建设标准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为此新闻出版总署将颁布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分类建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 不搞“形象”不摆花架子

    记者:图书报刊如何实现更新?对于工程长效机制的建设有何考虑?

    柳斌杰:新闻出版产品都是有寿命的,报纸的寿命论天算,刊物的寿命也就一两个月,大部分图书在一两年之后也要实现更新。我们要建立图书更新机制,确保每个书屋都要有生命力,防止搞成热闹一时的“形象工程”或者摆花架子。

    首先,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要给予图书管理员一定的补偿,使其安心为大家服务。其次,把书屋建成农村图书发行的延伸网点,给予规范书屋一定的经营权,使之成为农村图书的代销点,通过经营活动得到一些收入,实现自我更新。第三,要给予农家书屋政策扶持,如代销图书可以免税,出版单位以优惠价格供货,开辟图书配送绿色通道,减少运输环节的费用等。第四,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城乡结对,长期支持。

    记者:如何防止文化垃圾及非法出版物通过农家书屋这个环节进入农村污染农民?

    柳斌杰:农家书屋工程是为农民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好事一定要办好,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健康有益,对农民有用,要坚决防止劣质的文化产品流入农村市场。为此,我们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各省也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本省的推荐目录,供采购使用。另外,农家书屋出版物的采购配送由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严格把关。我们还将成立督察组,要经常到各地书屋去检查,保证图书健康有益,让农民从中吸取知识的力量。农民与城市居民最大的差距就是文化,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不是给点钱就能解决的,这只能解一时之急,只有送去知识和文化,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命运。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这件事,为此总署新年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议就是2008年农家书屋工作会议,决不能把文化垃圾推到农村。

    政府主导不要农民一分钱 自愿援建对企业个人都有益

    记者:有些农村、出版社、书店担心捐建会增加农民、企业负担,农家书屋工程对于各类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有无要求?

    柳斌杰:农家书屋工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事业,所需资金由政府财政提供保障,不要农民一分钱,也不会摊派或转嫁到出版发行企事业单位身上,我们也不搞强行募捐,是否援建全由企业和个人自愿。

    记者:参与援建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于资金及图书的使用情况非常关心,捐助的钱和物是否真正服务于农民也是能否继续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让社会公众放心?

    柳斌杰:首先,总署委托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设立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并拟定了《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基金将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进行。

    其次,个人及企事业捐助的资金和图书直接配送到村,不用周转。这样个人和企业可以自己选择援建地点,例如给自己家乡捐建书屋,也可以给企业周围的村庄捐建书屋,根据书屋建设最低要求,用2.5万元就可以建一个标准书屋。

    第三,书屋对援建者有标记。每个农家书屋的牌匾上要刻上援建企业或个人的名字,并通过中国农家书屋网向社会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公开查阅。为了调动社会援建的积极性,企业捐献的资金和图书可以抵部分所得税,这样企业援建农家书屋于人于己都有益。

    记者:农家书屋资金使用有何监督机制?

    柳斌杰:总署已经制定《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资金使用要严格按财经纪律办事,保证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我们还将设置农家书屋工程的电子地图,保证公开、透明,社会公众都可以上网查阅资金来源及使用去向。

    记者:很多报刊社对参与农家书屋积极性都很高,新闻媒体如何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柳斌杰:报业目前已经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在不久前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报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就有报企联合援建500多家新农村阅报栏的创意,很多报社均表示愿意捐送报纸给农家书屋。除了直接捐建农家书屋,报业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优势。媒体要报道好各地典型,推动工程建设;要进行舆论监督,防止农民得不到实惠的问题。文化行业一些人对经济建设工程项目不熟悉,报业要进行舆论引导,帮助我们把这项利国利民利行业的工程扎扎实实做好。(中国新闻出版报)

 
 
 相关链接
· 我国已建"农家书屋"约2万个 今年底将增至5万个
· 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 湖北“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000个“农家书屋”
·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谈农家书屋工程
·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谈农家书屋工程
· 湖北全面推开"农家书屋"工程覆盖全省2.6万个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