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及其支流是重庆最主要的运输通道。近年来,长江水运迅速发展,尤其是三峡成库后,重庆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在水运业火爆的同时,重庆船舶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杂乱无章,不规范、不标准的船型纷纷出现,并造成三峡船闸拥堵,影响了航运效率。重庆水运业亟待加快船舶标准化进程,改变低水平运力过剩、高水平运力不足的局面。
自2003年三峡成库以来,长江上游就开始实施船舶标准化,但效果不佳。其原因是不少船舶运输公司无力或不愿承担船舶标准化费用,而政府财政性补偿资金非常有限,难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经过慎重研究和调查,重庆市决定改变原有财政性资金补偿模式,代之以担保资金的方式促进船舶标准化。
重庆市三峡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是重庆市政府确定的市属五大金融平台之一。根据协议,重庆市交委每年将3000万元至4000万元水运发展专项资金存放于三峡担保公司的专门账户,三峡担保公司再按照15:85的担保放款原则,每年解决约2至3亿元的贷款资金。担保贷款资金主要用于重庆市水运经营企业新建、扩建和购置标准化船舶。申请贷款担保的企业必须符合重庆市水运发展方向,交通部门审查合格后向三峡担保公司推荐,三峡担保公司再对申请人的资信条件进行审查,并办理相关担保手续。
此举创新了财政资金补偿机制和模式,将最大程度地推动船舶标准化进程,有效改变重庆市现有运输船舶标准化率低、船型杂、异型率高、能耗高而载量少的局面,加快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进程,并将规范重庆市水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