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14日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13次常务会,听取2008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汇报。徐守盛强调,要积极稳妥地安排预算收入,精打细算,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在听取2008年省级预算草案编制情况和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汇报后,徐守盛指出,去年,全省财政收入增幅较高,财政支出的时效性、均衡性明显提高,中央对甘肃省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企业改革等各项重点支出保障较好,涉及民生的资金都得到落实,财政管理在不断完善,财政改革在继续深化,为08年的工作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徐守盛要求,要积极稳妥地安排预算收入,以较好地避免以前年度由于收入增幅定得过低,年初一些项目进不了预算,年终从超收中追加的事项较多的现象,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徐守盛强调,要优化预算支出安排。财政支出预算要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活动、公共管理的需要,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正确处理保障运转、解决民生和支持发展的关系。要精打细算,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对一般性专项要从紧从严安排。一些小额专项,要进一步整合,不合理的要取消。我省是个财政困难省份,一定要有坚持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各部门提项目预算要符合省情,考虑财力可能,不能脱离实际,不能盲目攀比;不能大手大脚,敞开口子要钱;不能干一项工作,就要一笔经费,一些正常的工作,既然安排了公用经费,就不能再向省财政申请经费。这些方面,要形成制度,从严执行,坚持下去。具体讲,人员经费要足额安排,公用经费要逐步提高,解决民生问题资金必须落实,重点支出要按照有关政策尽力保障,要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徐守盛强调,要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各部门申请专项,必须先整合已有项目资金,先管好用好已有存量,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要加强项目论证,不能闭门造车,拍脑袋编项目,找名目要钱。更不能把必须保证的项目甩在盘子之外,寄希望于预算追加,把财政预算变成“橡皮预算”。已安排的专项要切实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跟踪监督。对一些专项资金,要实行“以奖代补”,实行严格的报账制,不能撒“胡椒面”,把钱一拨了之,不追踪、不问效。同时,要积极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收益流失。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尽快研究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逐步将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综合财政预算。
徐守盛强调,要硬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的严肃性。今年省级收入预算安排增幅较高,超收的空间很小。同时,由于中央政策性减收因素多,集中财力增量会减少,对地方的补助增量也可能减少。预算必须从紧从严执行,除省委、省政府确定必须追加的事项外,各部门提出的一般性专项一律由部门自行调剂解决,不再追加预算。
徐守盛强调,要加强支出管理。特别是要针对年底突击花钱和资金结转量过大的现象,制定出更有操作性和约束力的实施办法。要建立、完善专项支出绩效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考核制度,对完不成支出进度的市县区、单位,要进行必要的惩罚。
会议还讨论了提交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甘肃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07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记者 左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