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头兵不是与生俱来的。排头兵是动态的,你不走别人会先走,所以要争当!”昨日(18日),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代表汪洋分别来到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广州、韶关、茂名代表团,在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广东既有需要,也有能力。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对症下药,以先行一步的勇气打破既有的发展定势。
上午,汪洋参加他所在的广州代表团的讨论。
会场气氛热烈,发言十分踊跃。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代表主持会议。
听说广州创新发展思路,汽车产业引资用好政策让外资占大头时,汪洋感慨地说,人在“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最具有开拓精神,最敢解放思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像30年前广东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个干劲。但更大的考验是,当你“有”了之后,还能不能解放思想,还敢不敢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发展模式,谋求更大的进步。
听取了几位代表的发言后,汪洋围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作了发言。他说,黄华华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工作、数字说话,实事求是,质朴无华,充分说明过去5年广东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今后5年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他完全赞同。
汪洋指出,过去5年,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发展成本有所下降,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发展后劲继续增强,开始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最令人欣慰的变化。
通过这5年的实践,全省上下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积累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创造了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的物质基础,锻炼了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探索了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坚定了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信心。
汪洋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广东还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等五个方面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仍没有很好地被破解,一方面说明其解决难度确实很大,但也可能跟思想没有从传统发展模式中真正解放出来有关,这就是开展这一轮思想解放的意义所在。
汪洋强调,要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与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教条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成“唯经济建设中心”有关。对发展经济需要干的事情,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群众生活问题等,都被摆到了次要的位置。这样的思路,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孤军奋进,其他方面建设跟不上,科学发展观落实不下去。
汪洋说,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广东既有需要,也有能力。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如果各级领导能够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劲头,切实解决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就容易落实了。
下午,汪洋先后到韶关、茂名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听取代表意见。他强调,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省委、省政府正在就进一步促进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出台新举措,促进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加快发展。
在韶关团,汪洋专注倾听,不时插话。汪洋肯定韶关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可喜成就,要求韶关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争当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茂名团代表尽职履责意识很强,要求加快发展的劲头很足,给汪洋留下了深刻印象。汪洋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外力,但要实现真正的良性发展,还要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他要求茂名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解影响茂名快速发展的各种障碍,努力在实践争当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上迈出新步伐,争取在某些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 胡键 谢思佳 徐林 通讯员 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