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府再发“扫雪令”
在遭遇了50多年来最长的一次降雪后,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宣布:全面启动积雪、积冰清扫工作,并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加入到清扫行列中来。
清扫重点集中四大区域
根据会议安排,本次清理将把重点放在四个区域:
——对交通干道上的积雪积冰进行清理,特别是对立交桥、人行天桥进行清理,避免产生拥堵点。
——对人行道展开清理,以减少市民滑倒摔伤事故的发生。
——对商场、宾馆、景点、公交车站等人流较为集中的重点设施周边进行清理。
——对目前积冰、积雪存留比较严重的阴坡进行清理。
号召市民各扫门前雪
市政府发出号召,动员六方面力量投入雪后清扫工作:
全市保洁员队伍要全力投入清扫工作。
——市政部门要动用专业人员、器械,对路、桥等进行清扫。
——城管执法人员要上街进行督导,对门前三包区的清扫情况予以检查。
——充分发动群众,各扫门前雪。
——根据各区需要,各驻地部队积极加入到清扫积雪积冰的行列中来。
——发动居民做好本社区、小区内的清扫工作,避免院内发生摔伤事故。
市领导“谢”字送给扫雪市民
“不用说谢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西安副市长杨广信先将“谢谢”送给了主动清扫积雪的普通市民,第二次又送给了一线的保洁员。但是面对着感谢,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上面的回答。
杨广信带队对西安市积雪清扫情况进行检查,当车开到兴善寺东街时,沿街门店的市民正在主动清扫门前的积雪。就连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都拿着扫把参与其中。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冰疙瘩,市民们弯下腰,用小铲子一一清除。“是不是街办要求你们这么做的?”“没有,这都是我们自己主动的,我们每天都要随时清扫积雪。”在一家牙科诊所工作的关育芬这样回答。杨广信高兴地说:“谢谢你们主动参与到清扫积雪的行列。”“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市民应尽的义务。”这个回答,令人感动。
连日来,西大街保洁所全体干部职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全力奋战在清雪第一线。他们全员上岗,每日工作达13小时以上。有的保洁员带着病,还有的输完液就立即回到清雪岗位。当杨广信一行来到这里时,保洁人员依旧在仔细清理着路面上的积雪。杨广信下车走到他们中间说:“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听到这话,保洁员高兴地鼓起了掌,冻红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但是他们依旧说:“不用谢,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扫雪 要推广西大街经验
“让城六区主管市容的副区长和市容局长,到西大街现场参观一下,要推广西大街经验。”在本次特强降雪过程中,西大街清扫积雪行动迅速,效果明显,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的充分肯定。
肯定:西大街积雪清扫得很彻底
谁说“干净白雨邋遢雪”?这句老话在西大街就不合适。虽然大雪从11日起就下个不停,但在西大街两公里长的路面上却很少看到积雪。不但是机动车道上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就连马路中央的隔离栏杆下都被扫得干干净净。人行道上,因为少了一份冰雪的湿滑,市民的脚步也又快又轻。
西大街的清扫效果也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就对此提出了表扬:“西大街在本次降雪过程中,行动迅速、效果明显,积雪清扫得很彻底。请城六区主管市容的副区长和市容局长到西大街现场参观一下,要推广西大街经验。”
苦干:保洁员吃饭不离清雪岗
西大街的保洁人员究竟动用了哪些法宝,让雪天的路面也看起来清清爽爽。其中,一种苦干精神令我们感动。
从11日降雪开始,这里的保洁人员就打破惯例,两班合一,全员上岗,明令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在清雪过程中,西大街的保洁员吃饭不离岗,早餐和水送到岗;中午轮流吃饭,保证岗上有人,确保清雪不间断。一些工作人员感冒了,刚挂完吊瓶,又主动回到了工作岗位。正是这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了西大街清雪工作及时到位。
巧干:五条“扫雪经”值得推广
苦干同时,也要巧干。在随时下雪、随时清扫的过程中,西大街的保洁人员就总结出了五条有效的“扫雪经”:
●顺序作业法。确保重点部位(钟楼盘道、西门盘道及公交车站等),集中人力物力快速清理,本着“先阴面、后阳面,先慢车道、后快车道”的顺序作业。
●有效使用物资。保洁员冒雪作业,先推表层浮雪,避免冻结;对已冻结的积雪撒盐消融。
●合理调度人员。成立由保洁骨干组成的应急队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打破班组分工,组织精兵强将打集中战、攻坚战。
●特色消雪法。针对西大街主干道设立隔车带、绿化行道树、隔车石柱的特殊实际,总结出“一推、二堆、三融、四清”的作业方法。
●及时清运不堆积。每天组织6辆压缩车,将清理的冰雪统一运到区上指定的拆迁工地,避免随地堆积、抛撒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
24至29日还将降雪 市政府专题研究应对城六区将添置清雪车
据气象部门预报,从24日至29日,西安市还将迎来一次低温降雪天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应对措施,要求相关部门迅速解决此前降雪带来的各种问题,全力以赴做好应对下一场可能出现的持续低温降雪天气。
未来还将出现低温降雪
持续11天的降雪天气暂时告一段落。但据气象部门预计,24日下午将开始新一轮降雪过程,并有可能持续到29日。预计这次降雪总降水量将达8~15毫米,期间25~26日降雪量较大,南部山区局地可能出现大到暴雪,其余时间以小到中雪为主。同时寒冷天气还将持续,日平均气温在-4℃左右,最低气温-6℃,南部山区最低气温将在-10℃以下。
各级领导要到一线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低温降雪天气,市政府召集农业、气象、交通、市政、公安、商贸、卫生、民政等10余个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强降温降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迅速解决前一场雪影响城市正常运转的各种遗留问题。除跨部门或对社会有影响的要报请政府批准外,各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启动各种应急预案。要发动市容保洁人员、市政系统专业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社会群众以及其他力量全面参与除雪工作。会议要求“各级领导要到一线”,督促指挥应对低温天气各项措施落实,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加强协调配合。
紧急添置清雪车
此前的降雪使城市积雪量大辐增加,市容清洁压力骤增,清雪成为重要工作。会议要求城六区和四个开发区最少都要有一台专业清雪车,政府将为采购清扫车辆视情况给予补贴。民政部门准备了200多套棉衣棉被,随时准备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市政部门对112座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进行重点监控;交通部门加强与省上有关部门沟通,确保国省道路畅通,严查出租车拒载、提价等现象;派出专业队员巡查线路,及时抢修,确保水、电、气、热正常供应;商贸、物价部门要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对棚户区、市场棚户、民工工棚、农村农业生产大棚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城市救助和农村贫困人员救助;做好门前三包,及时清理积雪。
西安降雪刷新57年纪录
从本月10日晚开始的持续降雪低温过程,终于告一段落。古城上空连续11天的降雪,突破了1989年1月西安城区10天连阴雨天的历史纪录,降水总量也达到了历年1月月总降水量的2~4倍,日平均气温从11日开始均在0℃以下,其中有8天低于-3.0℃,西安站最低气温达-5.8℃。
降雪量大 持续时间长
持续了11天的降雪天气过程,使各区县的累计降水量普遍达到15毫米以上,长安、周至、户县超过了20毫米,为历年1月月总降水量的2~4倍,其中长安区降雪量最大,达到29.7毫米。南部山区加密监测站点最大降雪量出现在蓝田的灞源乡,总降雪量高达36.3毫米。明显降雪时段集中在11日~13日,19日~20日,其中12日周至县出现大到暴雪,24小时降水量11.2毫米。21日,西安城区积雪深度达到12厘米其余各区县的日最大雪深均在8厘米以上,沿山各县均达14厘米以上,周至积雪最深达16厘米。超过1989年连续10天雨雪过程中的8厘米最大积雪深度。
8天日平均气温低于-3℃
在此次降雪过程中,西安市气温持续偏低,瑟瑟寒风中,市民们仿佛真正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11日到20日,城区旬平均气温为-2.9℃,比历年1月中旬平均气温偏低-2.2℃,其中西安站最低气温-5.8℃,17日蓝田最低气温达-10.8℃。从11日开始,日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其中有8天低于-3℃,最低达-4.7℃。市气象台通过普查1951年以来的历史气象纪录,发现西安城区在1989年1月3日~12日出现的先雨后雪的连阴雨雪过程中,日平均气温在过程的前8天均在0℃以上,只有在后2天才降至0℃以下。市气象台台长宁海文说,今冬出现的低温雨雪过程,是195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最严重的雪冻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