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林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73亿元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说,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目前的最新统计,湖南、贵州、江西、湖北、安徽、广西、浙江等19个省区市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森林面积达2.79亿亩,受灾严重的国有林场1781个、苗圃1200个,冻坏林木种子760余吨、苗木近100亿株,冻死冻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万只(头),受损防火林带7.2万公里,冻裂冻爆给水管线3.2万公里,毁损供电线路32.8万公里,毁损道路6.1万公里,毁损通讯线路3.9万公里,毁损业务、科研、学校等用房220万平方米,林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73亿元,受灾林业人口达260万。(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郑曼)
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逐步把重点转到全面恢复重建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当前,各地要在全面抓好抗灾救灾的同时,逐步把重点转入到全面恢复重建上来。各地春季林业生产,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部署,紧紧围绕解决民生、灾后重建和生产能力恢复这三个重点,近期着力做好六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这是国务院全面把握抢险抗灾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各地林业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在思想上、行动上继续高度重视,要深入灾区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抢险救灾和恢复建设工作。要把民生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解决好灾区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科学调配人力、物力、财力,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受灾省区和未受灾的省区,都要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力争把灾害对全国林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现代林业建设大局不受大的影响。国家林业局将派出专家组和灾后重建工作小组,到灾区有针对性地调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二)科学制订重建规划,稳步推进实施。国家林业局已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上报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目前正在积极配合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工作,及时汇报、沟通和协商,并正在进一步细化完善重建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救灾资金上的支持。各地林业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林业抗灾恢复重建工作的支持。要科学制订本省区市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突出重点、着眼长远,统筹考虑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单位在通电、通水以及林地植被恢复、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需求,实事求是地反映林业受损情况,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纳入地方大盘子。
(三)恢复林业生产,抓好重点工作。一是做好种子、苗木调配供应保障工作。组织好省际间种苗调剂,增加部分适宜种子进口,采取容器育苗、组培苗等快速培育措施,保障2008年造林生产顺利实施。千方百计恢复和提高苗圃、良种基地、采种基地生产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明、后两年种苗供给数量,保证生态建设的需求。二是做好2008年林业生产各项准备工作。南方受灾省区市要提前做好预整地等工作,为秋冬季造林做好准备,争取较好完成全年造林任务;北方省区要利用当前冬闲季节,做好造林机具检修、抗旱设施维护,提前做好春季造林和雨季造林作业设计、整地备耕等准备工作,尽可能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各省区市要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各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维护全国林业建设大局。三是精心组织受灾林木清理工作。受灾林木清理利用工作意义重大,此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各级林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受灾省区市林业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受灾林木清理工作。要在科学制定清理方案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结合倒木、倒竹清理,大力开展以中幼林抚育为主的森林经营工作。四是强化动植物资源监测、保护抢救和繁育,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恢复。各地要对体弱、伤病、游荡野生动物个体,及时收容、救护;对遭受冻害的野生植物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其恢复;根据实际需求,在野生动物群居活动区域投放必要数量的食物;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迅速、妥善处置野生动物尸体,严禁食用冻死的野生动物,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五是搞好基础设施重建。重点加强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野外生态监测以及集体林区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
(四)加强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一是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在受灾林木清理期间,国家林业局将全力做好新增采伐限额审核、审批工作,相关省区市可依法简化审批手续。要坚持凭证采伐、运输制度,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采伐行为。派驻有关省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与省级林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指导、监督。二是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家救灾资金用于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和灾后重建。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业务部门要配合计财部门齐抓共管,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钱,减少浪费和失误,确保资金管理到位、使用效益良好,特别要防止个别基层单位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资金,严防违法违规。一旦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及时上报。三是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服务,提高林业灾后重建的科技含量。重点向损失严重的造林大户、油茶、毛竹等经济林林农、林改农户优先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尽可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四是抓好信息报送工作。各省要定期向国家林业局报送造林生产、林木清理、救灾资金使用等工作进度。五是加强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抗灾救灾工作的措施、动态、模范事迹,灾害对林业生产和林区职工、林农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灾后恢复建设的艰巨性,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
(五)全面做好灾害评估工作,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要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抗灾救灾工作的具体安排,科学制定林木、竹林、经济林、花卉、野生动植物种群灾害评估方案和操作细则,尽快组织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开展调查评估,争取早出结果。进一步核实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种苗、林区基础设施、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林农经济损失。林木资源受灾评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料,在实地详查的基础上,落实到山头地块,调查结果将作为清理受灾林木的重要依据。
(六)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加强林业能力建设。这次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暴露出我国林业抵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很低,特别是林业保险体系缺失,不利于保障林农群众的利益。无论是受灾省区,还是未受灾省区,都要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林业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林业抗灾能力的途径和办法。要抓紧组织修订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学习借鉴国际上已经成熟的森林保险经验,研究建立我国的森林保险制度,提高林业抗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生产风险,确保林业经营者的利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郑曼)
国家林业局确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思路 要求抓好八个环节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的精神,国家林业局党组研究确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防灾救灾的总体要求,针对林业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加强扶持、稳步推进的原则,注重灾后重建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着力提高林业生产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当前,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八个主要环节。
一是保。就是保民生。力保灾区林业职工、林农群众2-3年内生活水平不下降,力保林业生产力尽快恢复,力保野生动植物少受损失。各地要把保护灾区群众、特别是广大林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确保林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二是清。就是科学清理。要尽快制定雪压倒木竹的清理方案,合理调整并优先保证采伐指标,并把清理倒木与森林经营抚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制定清理倒木竹方案时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统筹救灾和林木生长的需要,确保在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不影响来年竹笋正常萌发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倒木倒竹,减少木竹经济损失。三是售。就是确保售价。加强木、竹销售指导,保证销售渠道畅通,研究制定木、竹收购保护价政策,防止因木、竹的集中上市可能引起的售价下降,减少林农损失。江西省已经制定了对雪灾倒木和倒竹实行保护性价格收购的政策,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四是种。就是合理调剂种苗。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国内和国外,做好种苗的调剂和供应,保障补植补造和新造林种苗需求。这既是抓好全年林业生产的前提,更是做好恢复重建和确保今后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五是补。就是争取补贴政策。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各级政府汇报争取,优先考虑和兑现灾区林业各项补贴,尽量减少林业因灾造成的损失,尽快恢复林区正常的生活生产,确保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同时要结合林业受灾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对经济林、退耕还林等补贴和后续政策,努力完善林业保险体系。六是减。就是减免林业税费。各地要把改革林业税费制度、减轻林农负担作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抓紧研究减免林业税费的相关政策,还利于民,从经济利益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扶持灾区林业重建和林业发展。七是建。就是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是加强涉及民生的水、电恢复和补植补造、防火、防虫等基本建设,提高标准,确保进度。着力恢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着力恢复林业后续发展能力。八是防。就是防止次生、衍生灾害。雨雪冰冻融化后林业灾情和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各地林业部门丝毫不能松懈麻痹,要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灾害发生、蔓延,严防乱砍滥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郑曼)
国家林业局强调要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今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后可燃物大量增加,北方雨雪少、林地干旱、植被干枯,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内蒙古、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有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一要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保障,全面排查隐患,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二要抓紧抢修因灾损坏的防火基础设施,尽早恢复林区受损的通讯线路、防火道路、林火监测设备等,保证森林防火工作需要。三要强化野外用火管理,特别要加强灾区、旅游区的火源管理,在元宵节、清明节等关键时段严控一切火源,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林农群众、林业职工防范森林火灾的意识。四要切实做好春防各项准备,加大资金投入,补充装备物资,强化专业扑火和半专业扑火队伍的训练,一旦发现火情全力组织扑救,确保打早、打小、打了,在雨雪冰冻灾害之年,不在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张会华)
林业抗灾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各级林业部门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冲锋在前、英勇奋战,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应对,把林业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为夺取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据初步统计,全国林业系统有数万林业干部职工投身救灾一线,先后出动森林公安民警8.9万人次、车辆2.5万台次,协助疏散交通8000余次,疏导车辆4.2万辆,排除危房险情1800余次,铲除冰雪道路2800公里,救助群众2.8万人,挽回农民农作物、牲畜、房屋、受困车辆等经济损失价值6900多万元。林业系统奋力抗灾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实现了“确保林业职工不冻死、不饿死一个人并过好春节”的第一步目标。各级林业部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取得了重大成果。(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顾红波)
林业呈现受灾面积广、损失重等特点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这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为历史所罕见。林业受灾情况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受灾面广。这次雨雪冰冻天气来势猛、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受灾省份多,从林木、苗木到房屋、道路、输电线路、监测设施等林业基础设施普遍受损,灾情十分严重,受灾场面触目惊心。二是占灾害总损失的比重大。据对8个灾害最严重的省区调查统计,林业遭受的损失占各省灾害损失的40%-60%左右。江西省林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12.7亿元,占全省总损失272亿元的41%。广西桂林、贵州黔东南地区林业损失占当地灾害损失的60%以上。三是苗木、中幼林等遭受严重损毁。苗木冻死、压伤的现象非常普遍,准备用于今年春季造林的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将对今年的春季造林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各地近几年新营造的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甚至中龄林被冻死、冻伤的情况十分严重。四是林农因灾损失惨重。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80%以上的毛竹、湿地松、油茶等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集体林已分到户,而这次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恰恰又是这三类林子。湖南省竹林受灾面积接近86%;丹江库区、富水库区、三峡库区等退耕还林区75%的柑橘损毁。五是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次生和衍生灾害。随着气温回升,融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将进一步影响林木安全;被冻死、压折的林木大量积聚,还将可能诱发森林大火、森林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等衍生灾害,进而将给林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张会华)
雨雪冰冻灾害将对我国生态建设产生持续影响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指出,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给我国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将对今后的林业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对民生产生持续影响。受灾地区的林业收入约占林农收入的50%左右,由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所需周期较长,这次灾害不仅会使灾区林农2008年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还将影响到今后3-5年的收益。二是对生态建设产生持续影响。这次遭受灾害的区域是林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好的地区。目前,仅受灾森林面积就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0,超过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任务,相当于2004—2006年3年全国的造林总量。如此大规模的森林资源损毁,使受灾区域的森林质量严重下降,破坏了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生态环境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三是对林产品供应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将使以木材、竹类、松脂、油茶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原本十分紧张的原料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迫使企业减产甚至停产,严重影响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干鲜果、油茶等经济林大面积冻死冻伤,也将严重影响今后几年林产品的市场供应。四是对林业后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这次灾害对林木种子和苗木造成的损害特别严重,而苗木的产能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给今年新造林和补植补造带来了很大困难,完成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林业受灾面大,灾区地形复杂,林地清理任务也十分繁重;同时,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林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滕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