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在粮食作物领域积极开展“超级良种”的选育研究工作。在这一进程中,河南作为全国领先的农作物良种选育强省,已取得多项突出成果。
2月18日,在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2005年以来,省科技厅启动实施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首席专家负责制,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育成的“平安3号”、“新麦19号”、“郑麦9694”、“周麦20”等新品种,在千亩或百亩面积上达到650公斤/亩的水平,在生产中表现出抗寒、抗病、抗干热风的性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基本具备了超级小麦品种的综合特性,这些品种有望成为下次小麦更新换代的主导品种。
二是“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创制出优异新种质、新材料20份,育成优良自交系10份,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的优良组合10个,在海南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南繁基地,新育成的青贮玉米新品种“郑青贮1号”填补了河南省青贮玉米育种的空白,育成的“郑白糯6号”、“郑单25”和“郑单2201”等3个新品种实现了有偿转让,转让资金800多万元,推广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
此外,由省农科院培育的“郑单958”连续4年成为我国玉米主栽品种,累计推广2.5亿亩,成为建国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并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据省农科院专家介绍,目前业内关注的“超级玉米”,其主要培育指标就是以“郑单958”为标杆。
“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攻关计划,2007年共有70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了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省科技厅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大批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为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4年创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未来培育出新的粮食作物‘超级良种’奠定了牢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