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办实事,是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行动。
近几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为民办实事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2006年办成了 “5件实事”,2007年办了“12件实事”的基础上,为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使确定要办的实事,更为切合实际,体现民意,真正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能得到实惠的问题,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公开向全社会征集为民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确定了集中力量为民办好14件实事:
(1)解决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2)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乡镇客运站150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1500个。
(3)新建15万户农村沼气。
(4)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房2万户。
(5)新建4000个“农家书屋”,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6)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
(7)农村低保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5元,稳定城市低保人口的物价补贴。
(8)通过发放廉租房补贴和新建15万平方米廉租房,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以下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
(9)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达到小学生全年500元、初中生750元;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500元;将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10)从秋季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行城市低保和残疾人家庭学生教科书免费制度。
(11)对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12)继续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13)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新建3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3所县医院、4所县中医院、5所县妇幼保健站、338所乡镇卫生院和500个村卫生室。
(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翻一番。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加率扩大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