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等4个单位2月25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将对中心城区约2亿平方米居民住宅启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今后供水企业将“管水到表”,使居民住宅水质与出厂水水质保持同一水平。
原水取水———水厂制水———管道铺至住宅小区进行输配水———住宅小区内二次供水,这是上海自来水供应的四大主要环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是指居民住宅小区内的供水水箱、水池、管道、阀门、水泵、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以往,前三环节由供水企业负责,但供水企业只管到街坊管道为止,水管到了住宅小区后,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便由物业企业负责。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分割,当市民遇到自来水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时,常常遭遇推诿、扯皮现象。同时,由于二次供水设施的建筑材质标准较低或年久老化等原因导致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等指标时有超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此次上海不仅将对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实施统一改造,还将理顺相关管理体制。有关方面将改造11.4万只屋顶水箱、0.87万只地下水池和1.3万台水泵,还将更换除部分商品房以外的住宅室内立管,将276万只水表从户内移至户外。
今后,供水企业将按照“改造一批、验收一批、接管一批”的原则,负责已完成改造并经验收合格的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养护,实现管水到表,还将设置服务站点,形成覆盖中心城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服务网络,24小时全天候受理市民反映的供水用水问题。(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