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 国土资源部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对刚刚实施不久的《土地调查条例》展开深入研讨。十余名长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相关法律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土地调查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贯彻实施好条例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土地调查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理论、现实意义。有专家指出,《土地调查条例》是我国广大地籍管理工作者坚持不懈地探索走中国特色土地调查之路的成果结晶,是对我国土地调查20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充分总结和提升,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惯例。
有学者指出,制定《土地调查条例》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充分体现。土地调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关系到土地管理和调控,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是决策和执行决策的关键。对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极有必要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规范统一。这次条例规定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标准、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及其成果运用等,特别是规定了土地调查及其保证调查成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的法律责任,为土地调查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土地调查条例》在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力度的形势下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对于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成果质量,对于在科学调查基础上建立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于以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调控经济,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围绕贯彻实施好条例、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条例的颁布实施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但仍然任重道远。为了保障《土地调查条例》的有效实施,专家建议,要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让从事土地调查和管理工作的同志熟练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也要让普通百姓家喻户晓;要抓紧制定与《土地调查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标准;要抓好土地调查机构的落实和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在土地调查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对有关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理顺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高校,以及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和国土资源部有关业务司局参与条例起草工作的20余名业内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记者 张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