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陕西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西安举行,会议提出,今年将重点查处8大类假冒农资。
具体是:1、以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严查生产、经营企业是否具备资格。同时对经营、引进、委托销售等多种行为进行检查,以确保农业生产用种质量。2、查处农药登记管理中“一药多名”和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对乡村一级营销户重点做好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毒鼠强的清缴和防范。3、兽药和疫苗类,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兽药以及无证生产经营的行为,并在流通环节开展拉网式清查,坚决取缔国家禁用的兽药。会议明确查处重点是乡镇兽医站、规模养殖场(户)和专业合作社。4、肥料类主要抽检复混(合)肥、有机肥的有效成分是否与登记证一致等。5、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类,严查“瘦肉精”、“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并严查在饲料中掺杂使假。本次查处还包括非法进口饲料等。6、果树种苗类,严查未经审定品种引进、无证生产经营或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苗木的违法行为。7、种畜禽类,明确取缔无许可证的种畜禽场、配种站点,制止畜禽配种人员无证上岗。8、蚕种及食用菌菌种类,重点对菌种母种和原种的生产集中地以及标签和质量合格证进行检查。捣毁生产假劣食用菌菌种的“黑窝点”,淘汰落后小作坊。
会议还就重点查处的时段、公布抽查结果,规范市场主体,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进行了安排。省纠风办、发改委、公安厅、工商局和省农业厅等9家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郑振华 李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