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一行2月29日至3月3日在海南调研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情况。
2月29日上午,马儒沛副主任听取海南省外事侨务办、省发改厅、省财政厅、海口市外事侨务办等有关部门关于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情况汇报。
海南兴隆、东方、彬村山、文昌、澄迈等五个华侨农场分别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属于安置归难侨的国有企业。截至2006年,海南华侨农场共拥有土地47万多亩,常住人口55000多人,其中归难侨及其子女2万余人。
目前,海南华侨农场均实现属地管理。在中央政府和海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侨农场的金融债务、社会保障、归难侨危房改造、土地确权等问题获得较好的解决和推动。
马儒沛副主任表示,海南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很到位,为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尽心尽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事。他赞赏在省财力不宽裕情况下,海南仍投入历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支持华侨农场的改革。
马儒沛副主任指出,今后华侨农场的改革工作仍要循序渐进,细化措施,抓准切入点,重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华侨农场更好地融入当地,并推进地方配套资金尽快落到华侨农场。他特别强调,今后要花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做好农场的产业结构调研,促进就业等工作。
马儒沛一行29日下午起将到文昌、琼海等地华侨农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