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海西建设,情牵家乡发展。3月2日下午,北京福建大厦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福建省领导与近百位在京院士、专家以及省政府经济社会、法律、信息化顾问欢聚一堂,共商海西先行大计。
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会上讲话,省长黄小晶通报了去年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今年工作思路。省政协主席梁绮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陈明义,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省领导鲍绍坤、张昌平、陈少勇、陈桦、刘德章、庄先、洪捷序、李祖可、张帆、郑兰荪、郭振家、邓力平,张家坤、贾锡太、林强,省法院院长马新岚,省检察院检察长倪英达,武警福建总队总队长黄海辉出席座谈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詹文龙、姚建年、闵桂荣、黄克智、卢耀如、范恒山、柴海涛、张继民、马怀德、赵新力等院士、专家和顾问发了言。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和工作实践,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就促进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中心城市载体作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提升教育水平、健全防灾减灾机制、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卢展工首先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和全省人民向在京的院士、专家和省政府顾问表示亲切慰问。他说,一年一度与大家相聚非常高兴。大家对福建越来越关心、越来越了解,多年来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福建的发展、海西的建设,我们衷心感谢。刚才大家围绕福建实际,特别是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许多很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将认真梳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吸收。
卢展工说,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过去的一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海西战略开始形成,海西定位开始形成,海西效应开始形成,海西氛围开始形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比较好的形势、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和比较好的气势。党的十七大之后,我省根据中央精神,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目标,按照“四个重在”要求,朝着“四求先行”的方向,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省和服务祖国统一大业这两大历史性任务。海西先行,科技、教育创新首先要先行,“四求先行”都离不开科技教育的创新。要持续,就要继续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海西建设的良好态势;要好字当头,就要发挥科技、教育的支撑、引领和基础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以人为本,就要通过科技、教育创新来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要谋在其中,就要依靠科技、教育创新,拓展我们的发展思路,提升谋划工作的水平。
卢展工说,海西建设的历程是大家披肝沥胆一起走过来的;海西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效,与大家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海西求先行也离不开各位院士、专家、顾问的鼎力相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共同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福建完成两个历史性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