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上海城市内部的信息高速路越来越畅通,而从2008年起,一批“信息化筑路”工程将实施。记者3月5日获悉,年内,全市每个行政村都将连通宽带网络,同时,“无线上海”将建成示范区,到2010年世博会,覆盖全市的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将建成。
围绕该目标,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昨天签署了年度合作协议。这是2006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出台的又一份细化年度方案。
根据昨天获得的信息,上海目前的“宽带指数”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全市宽带用户达到300万,IPTV用户突破22万。其中,85%的用户可以达到每秒2兆的宽带接入速率,80%的宽带用户具备4M开通能力。这样的速度,基本上可以支持电视节目通过宽带网传输。
在宽带覆盖范围上,到去年底,除崇明岛外,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宽带覆盖,而今年,崇明的“盲区”也将被消灭。
城市内部的“信息路网”日益畅通,“高速路出口”也在不断拓宽。目前,上海作为ChinaNet骨干出口节点,容量已达50G,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信息输出平台。今年,容量达640G的新跨太平洋光缆(TPE)将建成。
据了解,除了宽带建设外,今年市信息委与上海电信还将在社会公共服务、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型政府”、“迎奥运、办世博”以及产业信息化等领域进行合作。市民较为关心的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完成10万人次的信息化宣传普及,完成20个信息化示范镇建设;
——完善政务服务热线114的功能,承担政府公共服务的“一条线”导引功能,成为政府服务公众的“电话门户”;
——推动长三角信息化联动,实现三地订房、订票异地联动、无线宽带三地漫游、三地114共享信息库内容、实现泛长三角地区电话指路服务;
——推进世博信息化,完成园区内主要通信基础投资项目,共同开展特许商品管理、一口受理、票务管理等系统开发。(记者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