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部大力推动下,仅2006年以来就颁布实施了以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的法律、行政法规、法律法规应用解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国际条约共77件。目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是记者从3月6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开幕的全国公安法制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基层执法实践需要,公安部在拟订公安立法草案、推动公安立法出台、完善公安执法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及法制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和谐稳定的总目标、总要求,紧紧围绕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和“三基”工程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全国公安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过去五年里,各级公安机关和法制部门推动公安法制建设全面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推动基层公安机关提高整体执法能力、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主要体现为六个亮点:
一是立足于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依法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培养、创建和推广了一批执法示范单位。
二是立足于加快公安立法工作步伐,配合、推动立法机关出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居民身份证法》《禁毒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时填补了公安立法上的一些空白,公安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是立足于解决执法突出问题、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研究、制定了推进执法制度建设工作计划,出台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公安机关海上执法工作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制度,弥补了法律、法规的空白,也使较原则、笼统的法律、法规规定实现了具体化,有效地压缩了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保障和促进了执法公正。
四是立足于为基层执法工作服务,连续两年选派一大批机关干部组成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下基层,帮助基层牢固树立了正确的执法理念,提高了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同时,建立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创办了长期为基层答疑解惑的“法制在线”。
五是立足于全面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了以基本法律知识考试、执法办案卷宗考评和信访工作考查为主要内容的“三考”工作。同时,运用科学管理理念,研制了反映法制基础业务的“树形图”、“流程图”,编写出法制基础业务大纲,出台了法制部门工作规范,推动了法制系统的“三基”工程建设。
六是立足于推动和保障公安法制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出台加强法制建设的决定,研究制定立法计划,承担《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诉讼法》的制订、修改等重大立法任务,组织开展司法体制改革、劳动教养具体制度改革、执法质量考评、行政复议等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