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桂港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为契机不断深化经贸合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面对国家最新一轮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珠三角的港资企业开始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投来橄榄枝。受国家出台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叠加因素的影响,东部沿海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无法承受综合成本逐年提高、资源及资金紧缺的种种压力,纷纷寻找机会向内地转移。

    3月25-29日,由香港贸发局牵头的香港经贸代表团一行来广西考察,将对广西自治区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条件和潜力进行全面评估,为在东部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寻找出路。在多年的经贸往来中,广西与香港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香港已成为广西自治区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加工贸易在促进一个地区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去年全省逾60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贡献率就接近70%。可以说,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快速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的强大引擎。”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林金文日前就有关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加工贸易转移潮的到来,无疑为广西将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契机。广西与香港地缘相近,文化、习俗相同,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而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已培育和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制造、食品以及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此外,北海出口加工区的迅猛发展,柳州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桂林国家生物医药出口创新基地等出口基地的落成,为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对接搭建了平台。

    作为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和边境地区开放等多种优惠政策。同时,与周边省区相比,在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方面,广西也具有综合成本优势。近年来,广西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升,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海工业建设速度加快,现代化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渐形成,这些都为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西独特的区位也将为企业带来面向多区域的开放合作优势。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梁与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此外,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享受国家在综合配套改革、重大项目布局、保税物流体系、金融改革以及开放合作等方面给予的政策配套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西部沿海独特的战略优势和值得期待的市场前景,正引起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热切关注,也势必成为吸引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强磁场”。

    数据显示,目前在所有投资广西自治区的国家、地区(中国特区)中,香港投资的项目数量、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排第1位,并出现逐年增长的良好势头。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2007年9-12月,广西引进并签订加工贸易合同项目117个,合同总金额116.37亿元,引进了一批包括激光头、电子元件等高附加值的产业。

    借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之契机,不断深化桂港经贸合作前景可期。(记者 周红梅)

 
 
 相关链接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会见港经贸代表团
· 天津推进滨海新区与美国大西雅图区优势产业合作
· 曹伯纯表示广西香港两地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