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在西青区张家窝镇举行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出发仪式,这标志着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天津全面展开。
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国务院确定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而且变动频繁,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新的工业污染源不断增多,农业面源和生活源污染日益凸现,现有的环境统计调查已难以满足形势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一次全面的污染源普查,弥补多年来环境统计的缺陷,把全国污染源的最新情况摸清楚,这将为提高环境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污染源综合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并制定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天津市按照国务院部署,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编制完成了《天津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全市各区县也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选聘了70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据了解,此次污染源普查的对象为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全部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以规模化的畜禽、水产养殖场和种植业面源为主的农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以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的污水、垃圾和医疗废物等为主的污染物,以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运行情况,污染物处理处置量情况。目前,天津市在部分区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普查阶段,普查员将入户指导排污企业和单位填报普查表,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后,建立污染源档案,今年7月底前,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张鸣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