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四川破解发展难题农村公路成新农村建设最大亮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31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腹地,丘陵山区和高原占四川省面积的91.7%。特殊的地形地貌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难度,制约了四川农村公路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还有3个乡镇、23100个行政村不通公路。2007年,四川把农村交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列为省委、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之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扬基层民主,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年完成投资90亿元,建成农村公路30284公里,建设里程全国排名第一,相当于2006年的2.5倍,创历史新高。其中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4192公里、通村公路26092公里;新增通公路的行政村3000个,通村率达60%;建成乡镇客运站332个。农村公路建设成了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的亮点。

    一、建立科学机制,成功破解农村公路发展难题

    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四川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省、市、县三级政府分别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强化资金引导,初步统计,中央、省、市(州)、县(市、区)各级政府总投入建设资金72.4亿元。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和国家的补助政策,激发了农民修建农村公路的内在动力。

    二是构建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了让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证,自愿组织起来建设农村公路,四川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程序,规定全省农村公路项目必须经过村民大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政府自下而上逐级决策,形成《村民大会决议》、《乡镇人民代表决议》、《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才能纳入年度计划,使政府的意志和农民群众的意愿相一致。

    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四川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有效的民主决策方式,如:用胡豆投票表决,家长签字表决,调查问卷表决等,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修不修,怎么修,农民说了算”。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抓住政府大力支持的机遇,纷纷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捐资投劳修路。东兴区甘家桥村68岁的黄兴银老人将多年积蓄的7万元养老金捐献了出来,雨城区宝田村72位普通村民做出了“贷款修路、打工还钱”的决定。

    三是构建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管理机制,弥补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政府监管力量不足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为解决好政府监管力量不足、鞭长莫及的问题,四川采取了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全面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建设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举报投诉电话等向当地群众公示。市县政府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将项目计划、补助资金等情况向社会公示。二是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有项目的地方,由村民大会选举成立综合协调组、资金管理组和质量监督组,村民代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农村公路建设占地拆迁、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构建全社会支持参与的援助机制,弥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资金不足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为广泛筹集资金,各地积极动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自愿捐资修建农村公路,反哺农村,回报农民。全省各地出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捐资数十万到数千万元的义举,名山县一位民营企业家个人捐资达1700多万元,筠连县煤炭协会近两年捐资5400万元。

    二、转变管理方式,为确保农村公路质量搞好服务

    深入全面开展督导工作。为了使督促、检查、指导、服务工作常规化、系统化,省、市交通部门均分片区成立了农村公路督导组,对农村公路前期工作、民主决策程序、资金筹措使用、进度和质量控制、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努力确保农村公路又快又好发展。2007年,省交通厅公路局5个督导组对全省21个市(州)、170个县(市、区)开展工作,对438个通乡公路项目和1906个通村公路项目进行了检查指导,累计行程达到150多万公里。

    开展送技术下乡、送图纸上门活动。在加强督促检查的同时,交通部门积极搞好技术服务。2006年以来,省交通厅组织编写并免费发放了《修路一本通》、《农村公路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指南》等指导资料20余万册,省市县分别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农村公路技术和管理人员1万多人次,170个县的交通局都主动为项目村免费提供通村公路简易设计,辅助农民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强化质量监管手段。为改变地方农村公路建设检测设备缺乏,主要依靠肉眼和经验判断的状况,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要求每个县交通局都必须建立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室,并为每个县培训1-2名试验检测人员。目前,全省已建立了159个县级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室。各县依托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分片区进行土工、原材料标准实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对路基、路面基层压实度和弯沉及路面厚度进行检查,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发展交通运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为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坐得起”,省政府出台了农村客运优惠政策,大幅度减免农村客运规费,县到乡村和乡村之间的农村客运车辆,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分别减免70%和90%,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农村客运发展。目前全省农村客运车辆发展到2.6万辆,有4110个通公路的乡镇和23236个通公路的行政村开通了客车,方便了群众出行。

    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畅通,使更多的农民走出了大山,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兴起各种经济作物种植村、各种畜禽养殖村。2007年,通川区凤凰村村民捐资投劳为村里建好水泥路,畅通了柑橘运输渠道,当年村民人均收入就突破5000元。汉源县“水果之都”九襄镇有17个水果专业村,年产水果4.2万吨,村村通水泥路后,每吨水果增收100元,全镇果农增收400多万元。雨城区后经村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大山上,退耕还林后全种上林竹,年产竹子1万多吨。村道修通后,仅竹子运输成本就节约40万元。名山县是茶叶种植大县,现有茶园25万亩。乡村水泥路通到茶园后,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聚集名山县购买鲜茶叶,开办加工厂,使名山县由茶叶种植大县成为了茶叶加工基地,提高了茶叶种植的效益。达州市围绕新建农村公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已建成“一乡一业”特色乡镇20个,“一村一品”特色村200个。

    新的一年,四川农村公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公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链接
· 甘肃08年投资近4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 湖北省将逐步建立起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 交通部召开农村公路工作会议要求今年抓好六工作
·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召开 确定今年6项重点工作
· 青海将围绕"四区两带一线"投资30亿建设农村公路
· 截至2007年底 甘肃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85790公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