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在福建召开的全国渔业灾后重建情况交流会上获悉,目前,大多数受灾地区已恢复损毁养殖设施40%以上,并通过组织协调亲本、苗种调剂,养殖生产逐步恢复,水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比较平稳。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渔民群众抗灾救灾,重建生产设施,恢复养殖生产。湖北省预计春投春放名优品种放养例达75%以上,广东省已落实救灾资金近8000万元,安徽省渔业基础设施的修复率达80%以上,江西省对亲本实行全额补贴,广西区已经安排0.7亿尾罗非鱼早繁苗免费供给受灾养殖户和重灾养殖企业,海南省积极组织罗非鱼苗种生产和调运工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积极组织专家编制技术指导措施和材料,开展技术救灾与指导服务工作。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会上强调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确保救灾复产资金落实到位,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和安全。公开补贴政策、补贴对象和补贴办法,实行阳光操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实施单位和监管机构的责任,建立有关制度,强化对资金使用情况和效果的监管;严禁挤占、挪用、套取救灾资金。
二是认真抓好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在做好死亡鱼虾等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水质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做好水生动物防疫和病害防治工作,防止灾后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要加强养殖用药和投入品的规范管理,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其他投入品。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是加快灾毁养殖设施的修复进度,积极组织亲本苗种的调剂和生产供应,尽早恢复正常渔业生产。各地要抓紧组织与督促养殖生产者尽早完成养殖生产必需的受损设施设备的修复重建,尽可能减少对今年养殖生产的不利影响。要积极组织协调亲本、苗种的调剂调运,加强亲本饲养管理,加强苗种繁育,尽可能保障春季苗种繁殖和养殖生产的需要。
四是加强水产品市场供应监测研究,确保水产品市场平稳供应。对重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供应和价格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提供发布相关信息,动员企业做好水产品运销和市场调剂。要发挥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骨干企业作用,为保证水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是加强调查研究,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