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和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组日前联合公布了《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仅次于医疗、就业、收入差距问题之后,居第四位。
报告列举了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13项社会问题。结果显示:有10.2%的被访者将环境污染列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有9.1%的被访者将环境污染问题列为第二重要的问题,有13.2%的被访者将其列为第三重要的问题。调查组经加权计算,环境污染问题在13项社会问题中列第四位,公众对其关注度仅次于医疗、就业、收入差距问题之后,而居于腐败、养老保障、住房价格、教育收费、社会治安等问题之前。
报告显示,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是公众接受环保知识信息的首要渠道,占81.1%。其次是阅读报纸、杂志、图书,占47.3%。而亲友、同事之间的交谈列第三位,占21.6%。总体来看,公众从各相关部门及组织举办的环保宣教活动中获得环保知识信息的比例相对较低,其中政府部门的环保宣传活动占13.5%,学校有关环保的教育占10.7%,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活动占7.1%,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占4.8%。另外,虽然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62亿,但人们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环保知识信息的比例却较低,仅占9.3%。
据介绍,调查组历时近一年,采用了概率抽样和入户面访的问卷调查,覆盖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5岁~69岁的城乡居民,受访者为3001人,调查误差率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