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台风橙色警报:浣熊19日下午可能在广东再次登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9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台风“浣熊”呈现四大特点

    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已于4月18日22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县龙楼镇登陆。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分析,“浣熊”台风呈现登陆时间偏早、路径较复杂、强度大、降水强等四大特点。

    一是登陆和生成时间偏早。“浣熊”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登陆的时间比历史最早记录1971年5月3日在海南乐东登陆的热带风暴要提前15天,比多年第一个台风平均登陆时间(6月29日)早两个月。同时,“浣熊”的生成时间相对较早。据统计,1~4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1.67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最多年份(1965、1971年)有5个,有9年1~4月份没有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其中,4月份每年平均有0.73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最多年份(1971年)有3个,有22年4月没有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

    二是路径较复杂。4月16日06时“浣熊”在南海东部有一个转向,由西北方向转为北偏西方向,其主要是跟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风与越赤道气流到达南海的西南风在南海中部汇合,使得台风引导气流为偏北风。

    三是强度大。“浣熊”达到最强盛的阶段时,近中心风力达到13级(38m/s);登陆时的强度达到11级;从海南沿海风的实况看,“浣熊”登陆时西沙阵风达到41.6m/s,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测有10~12级大风,文昌龙楼阵风33.2m/s,龙楼铜鼓岭55.5m/s(海拔343米)。历史上,1991年4月28日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仅为热带低压量级,1971年5月3日登陆的热带气旋为热带风暴,强度都要小于“浣熊”。此外,南下弱股的冷空气的增强,利于台风的加强。

    四是降水强。从16日08时至19日07时,西沙降水量达279.5毫米,琼海136.7毫米降水量达,万宁降水量达到108.4毫米。

    另悉,据预测,2008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为27~29个,接近常年(1971~2000年平均为27个)或稍偏多,较2007年(25个)偏多,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为7~9个,较常年(平均7个)偏多,并可能有1~2个北上影响我国的台风,台风影响较为严重;初次登陆我国的时间较常年(平均6月29日)偏早,末次登陆我国的时间接近常年(平均10月7日)或略偏早。 (中国气象报记者郭起豪 林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气象局针对今年第1号台风启动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 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考察德清气象示范县创建工作
· 气象局 交通运输部 国家减灾委应对今年1号台风
· 气象局签发Ⅲ级应急响应命令应对第1号台风浣熊
· 气象局与水利部就加强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等会谈
· 气象局:07年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避免3.7万人伤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