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四川将努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4日   来源:四川日报

    旅游业如何助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4月23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部署。会前,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专门就发展旅游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努力把四川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四川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奇葆指出,旅游业是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很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发展力度,努力把四川省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要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培育壮大旅游骨干企业,加强重大旅游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规范旅游管理,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推动四川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要把旅游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和优势,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要把富民惠民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尤其是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扩大开放、加强交流、增收致富、促进和谐。

    蒋巨峰指出,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增强紧迫感,树立雄心壮志,进一步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未来五年,要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2年实现旅游收入2500亿元。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升级。继续巩固观光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不断拓展商务会展旅游,因地制宜探索文化、科考、健身、工业等新型旅游。二是着力打造旅游精品。以线路为纽带整合旅游资源,注重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形成合力。三是推进旅游、文化互动发展。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四是扩大旅游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国际、省际合作,探索客源互送等新机制。五是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按照《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策划开发,着力打造川西环线等5条精品线路和一批旅游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城镇。六是发展旅游商品产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文化纪念产品、即时消费产品。

    会议提出,200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1400亿元,增长15%以上。蒋巨峰强调,要争抓奥运商机,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现代旅游服务能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合力,确保实现全年目标。

    四川副省长黄彦蓉传达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并讲话。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出席会议。

    大会对峨眉山管委会、九寨沟管理局、青城山—都江堰管理局进行了表彰奖励,为获得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称号的九寨沟县授牌。

    会前,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记者 谭江琦、张元忠、罗尧、周伟)

    链接:成绩与不足

    成绩———坚持推进政府主导型发展和旅游精品发展“两大战略”,基本确立了旅游发展模式。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初步实现了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着力改善软件和硬件“两个环境”,旅游发展的条件更加优化。积极拓展境外和省外“两个市场”,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鲜明。统筹兼顾城镇和乡村“两个区域”,旅游富民惠民功能进一步体现。

    不足———2007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国第九,不到排名第一的江苏的一半。四川省旅游产业亟待创新升级,观光旅游特征仍然明显,“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协调,旅游人均消费水平较低,“门票经济”比较普遍。旅游市场主体不强不大,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业的规模不大;旅游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化、网络化。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形成符合旅游产业规律和消费习惯的旅游线路精品。旅游商品发展严重滞后。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相关链接
· 调查显示:节假日调整后“五一”、端午旅游趋旺
· 关于做好2008年“五一”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
· 我国19个受灾省份主要旅游景区点已恢复正常运行
· 四川将发放10万册汽车旅游“优惠手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