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扬州泰州考察院地院企合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5日   来源:中科院网站

    4月28日至29日,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江苏中部地区扬州、泰州两地考察,中科院与地方、企业合作项目是此次视察的重点。

    28日,路甬祥一行考察了地处扬州的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长期得到中科院一些研究所的支持,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板才加工柔性生产线、自动上料机械人、激光技术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上,得到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长春光机所的技术支持。在向路甬祥汇报情况时,企业负责人表示:“正是有了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关心,金方圆才实现了从一个小厂向行业骨干企业的跨越。”

    位于泰州的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起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塑料工业的产业化探索。项目负责人向路甬祥一行介绍说,该公司2003年开始与广州化学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20多年的研发积累,解决了技术难题,2004年就初步完成了中试,2007年底,建成了世界首条万吨级二氧化碳制塑生产线,实现了正常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2万吨二氧化碳塑料生产能力,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产值15亿元的规模。

    29日,路甬祥一行来到了泰州中国医药城,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泰州伯克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立的“重要中药材选育及高通量筛选研发分中心”就在这里落户。路甬祥对建成不久的医药城给予了较高评价,他说:“目前医药城尽管建立时间不长,但框架已成、思路清晰,产业化的前景也非常好,要把握好市场这个关键环节,争取让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辐射全国,进而影响全世界。”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路甬祥此次视察的一个核心关注点,他强调:“只有走到了产业化这一步,科技创新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一项新技术真正实现工业化,过程是漫长的,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自主创新充满风险,需要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二氧化碳制备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成功就是官产学研共同努力的结果,尽管原始技术是从中科院来,但是没有政府、企业的支持和配合,这个项目也走不到今天。”

    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泰州市委书记张雷都对中科院对地方的支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仅在泰州一地,中科院与地方进行长期合作的院所就有十多家,产值超过10亿元。两位市委书记分别与路甬祥会谈时,纷纷表示希望与中科院有更多更紧密合作的愿望。对此,路甬祥表示说,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研机构,是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也是全国人民的科学院,理应为国家、为地方服务,把现有的成果积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视察期间,苏中地区正当繁华凋落的暮春时节,转眼就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也正在院地合作的“枝头”上迅速成长、丰硕起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副秘书长邓麦村、办公厅主任蒋协助、院地合作局局长戚强、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等陪同视察。

 
 
 相关链接
· 路甬祥在西安考察时强调以科技创新支撑科学发展
·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到西安光机所和地球环境所调研
· 路甬祥: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有四方面因素需加强
· 路甬祥视察人民大会堂两会电子选举系统准备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