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国保监会在京召开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座谈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6日   来源:保监会网站

    5月5日,中国保监会在京召开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座谈会。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在文化和品牌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行业发展目标任务、国际同行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袁力指出,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保险品牌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对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的选择,也是对保险文化和品牌价值的认可。保险从业人员销售保险产品的同时,也在塑造保险品牌,推广保险文化。从本质上讲,保险行业比其他许多行业更需要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文化与品牌建设是推进我国保险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顺应保险消费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激发干事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

    袁力强调,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十分紧迫。目前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特色不鲜明,缺乏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公司之间在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的沟通交流少,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亟需改变。个别公司忽视文化品牌的长期积累和持续策划,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随意性大的局面亟需改变。部分保险公司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清晰,考核制度还不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尚未理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管理薄弱的局面亟需改变。在行业层面来说,整个保险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滞后的局面也亟需改变。

    袁力要求全行业充分认识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资源投入,形成多方合力,努力把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思想要到位。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组织,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把文化与品牌建设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保监会政策研究部门要指导保险学会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为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二是组织要到位。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行业的各家机构以及行业外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保险公司要加强对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的统筹谋划,在公司内部形成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合力。保监会有关部门要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政策研究和组织协调,充分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保险学会和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与宣传、文化、新闻、信息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汇聚行业内外力量,集中行业内外智慧,共同推进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三是落实要到位。加强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必须在人员、资金等投入上予以保证。各保险公司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门人才,充实文化与品牌建设力量。同时,要增加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投入,优化广告投入结构,重点向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倾斜。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等行业组织要在文化与品牌建设方面增加和改善对会员公司的服务。要加紧研究保险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工作落实机制。

    部分保险公司代表、业内专家在座谈会上畅谈了本公司的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现状,深入交流了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保险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关链接
· 保监会专家:保险业企业年金市场发展仍低于预期
· 吴定富强调:加强监管 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 保监会部署保险业支持春耕备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 访谈回放保监会谈保险业抗灾救灾助灾区恢复重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