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总结交流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的成果与经验,表彰了一批星级城市单元,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会议上强调,要以更宏大的魄力、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不断优化广西发展环境,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主持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马铁山、李金早、沈北海、车荣福、莫永清、林念修出席会议。
郭声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问候,向荣获表彰的地方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显著改善了广西发展环境。自2006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在全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科学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督促检查问责,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形成推进合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五乱”现象得到遏制,城乡管理得到加强,城乡品位得到提升,干部作风得到改进,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城乡清洁工程”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广西的一张响亮名片。
郭声琨指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有五个方面的突出亮点。一是率先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干部的作风工程来抓,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改善城乡面貌,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了广西形象。二是率先把城乡环境建设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移风易俗,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三是率先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力地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四是率先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五是率先形成全民参与的城乡环境建设机制,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他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城乡清洁工程”取得的成绩还只是阶段性的,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工作任务还很重。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郭声琨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已有成果,深化和拓展工作领域,整体提高“城乡清洁工程”的层次和成效。
第一,要在思想认识上深化和拓展。当前,环境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我们要抓住当前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造优势、争取主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有利于提高城乡管理水平,改变城乡面貌,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增强综合环境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把“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下去。
第二,要在提高城乡发展环境竞争力上深化和拓展。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空气清新,是广西的一大品牌、一大优势,是广西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就是要在保持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的基础上,通过整治城乡环境,改变市容市貌,开展移风易俗,提升文明素质,进一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提高广西发展环境的竞争力。各地各部门要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和载体,深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在环境建设和作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第三,要在便民利民上深化和拓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从利民便民出发,既抓好市容整治,又确保市场繁荣;既努力消除“五乱”现象,又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科学制定市场布点规划,加大各类市场建设投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第四,要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上深化和拓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必须加强治本性工程措施,加快建设城乡相关基础设施,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农贸市场、商业网点、停车场以及给排水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水改厕改厨、植树绿化和垃圾处理,多还旧账,少欠新账,为改善城乡面貌创造条件。
第五,要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深化和拓展。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既要开展集中整治,更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城乡清洁工程”规范化、制度化,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一是要搞好城镇发展规划,按照既要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又要解决生活需要,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好工业、商贸、物流、文教、行政等功能区,安排好休闲、绿化等公共设施,提高城镇规划建设质量。二是要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改革创新,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工作主体、工作职责、工作标准,确保事事有人管、常抓不懈。同时,抓紧研究建立城镇管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城镇管理示范城镇考核标准,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管理人员队伍、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市政环卫职工队伍以及群众队伍一起抓,建立起稳定、高效、敬业的工作人员队伍。四是要创新投入机制,既要努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又要增加各级财政投入;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进一步引进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和开展资本运作的办法,拓宽城建资金投融资渠道,形成持续稳定灵活的资金支持机制。
郭声琨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问责制,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马飚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实践证明,城乡清洁工程得民心、合民意,已经成为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干部的作风工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提升了广西的形象,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发展。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
二是巩固成果,拓展延伸“城乡清洁工程”覆盖领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乡村城镇化为目标,重点抓好县城和中心镇的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市场建设和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倡便民服务。要加强已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管理、保洁和督察三支队伍的作用,大力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干部包街”、“分片包干”、“门前三包”制度,探索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区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以奖代补资金,加快推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确保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前,全区设区城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100%。
四是完善“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实现“城乡清洁工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的长效机制建设。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起各级财政经费增加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放宽准入限制,形成多元投入的体制机制。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宣读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建设厅关于表彰全区城乡清洁工程星级城市单元的通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汇报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情况。南宁、柳州、桂林市领导作了介绍经验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