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立即了解受灾台站每一位气象干部职工的动向和现状,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13日中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应急办通过视频系统将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传送至四川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心中。
中国气象局党组心系灾区,时刻牵挂灾区人员的安危,高度重视灾区抗震救灾和气象服务工作,自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每天早晨,郑国光等领导总是早早来到中央气象台,了解灾区天气情况,关心灾区气象职工的安危,关注灾区气象服务情况。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局领导十多次通过视频系统了解灾区情况,部署抗震救灾和气象服务工作,并送上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慰问和关怀。
5月12日14时40分,在获知汶川发生地震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紧急连线四川省气象局。他要求,四川省气象部门立即检查通信、预报等设施是否中断,如果中断要紧急救援,确保预报服务的正常开展;要进一步了解情况,随时汇报灾区信息。
郑国光要求有关省份尽力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全力以赴做好灾区的气象预报服务,确保人员安全和各项工作安全运转。12日16时45分,郑国光签署命令,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Ⅱ级应急响应,要求,各有关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做好实时监测、预报及服务工作。王守荣于13日晨率工作组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工作。
此次灾害造成极大的损失,许多重灾区损失有多大,由于通信中断,尚无法得知。时间就是生命,而灾害天气如何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5月1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在应急办视频连线四川省气象局。他说:“一要确保气象部门人员安全,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加以落实;二要尽快恢复业务工作,尤其是气象观测工作;三要想方设法将获取的气象资料及时传送出来。”沈晓农说:“这次抗震救灾是一次持久性的战斗,四川省气象局要安排好班次,持续保持战斗力,一有情况立即与中国气象局应急办联系,进行报告。”
5月13日13时,郑国光、宇如聪、张文建、沈晓农通过视频系统连线在灾区的以王守荣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组,了解一线实况,进一步部署前方抗震救灾和气象服务工作。当听到四川省气象局尚未和汶川、理县、茂县、青川等4个气象台站联系上时,郑国光等局领导心情沉重,立即下命令——要想尽一切办法,哪怕采取超常规措施也要和这4个气象台站取得联系,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国气象局党组要求,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充分发扬气象部门连续作战、不怕艰辛的优良作风,继续做好气象工作,为各级政府和党政部门提供及时的优质气象服务;要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优势,在为四川省政府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同时,更要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抗震救灾所需一切气象保障服务;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仍要做好防范警惕,杜绝由于可能出现的余震或次生灾害引起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力做好气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与此同时,承载着中国气象局党组关怀、关爱和关心的1200万元赈灾基金于13日下拨。
王守荣率领的抗震救灾工作组13日11时10分抵达成都机场后,随即展开工作,听取了四川省气象局党组有关当前工作情况的汇报,紧急部署工作,指出,目前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是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同时,气象部门干部职工要忠于职守,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为灾区政府提供气象保障;要重点了解尚未联系到的台站的情况;要迅速恢复气象观测。14日,王守荣一行到受灾严重的广元和绵阳,进一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心系灾区就要服务灾区。中国气象局尽心尽力为其他部门提供气象服务。5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局有关人员造访中国气象局,希望气象部门提供军队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支援。郑国光决定,由国家气象中心实时向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提供相关地区气象信息;建立国家气象中心与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间天气预报会商机制,联合开展相关工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当灾难来临时,中国气象局党组以民为本,以灾害为号,高度重视,领导全体气象人坚守岗位,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气象报王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