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地震灾区基础设施修复及应急物资保障进展情况。
(一)供水方面
四川70%的受灾城镇基本恢复临时供水。截止16日,已完成抢修和架设临时供水管线约1065公里,修复蓄水池352座、水源工程396处,恢复供水能力114.5万吨/日。有530个城镇通过抢修和采取措施已基本恢复临时供水,占受灾城镇的71.6%;有约704万人的饮用水基本得到保障, 占受灾人口的66.1%,尚有140万人口用水受到影响。
(二)通信方面
通信设施抢修取得进展。固话方面,除黑水外,其他县对外通信均已恢复。移动通信方面,所有县均可进行通信,尚有1732个基站无法提供服务。中国联通新调50套VSAT卫星地面站,中国网通新调30套直流供电系统运抵成都;四川移动空投5台通信设备至清平、天池等盲点乡镇。成都电信公司为市民开通免费应急报平安电话300部,并开通114寻找亲人服务。截至17日晨,通信行业已出动抢修人员2.5万人,调动383台应急通信车、713部卫星电话、7422台发电油机、2000多套其他应急通信和抢修设备。
(三)铁路方面
宝成线109号隧道抢险救援工作取得进展,截至16日16时,隧道南口处滑坡落石清理基本完成,损毁机车已经起复拉出,其余车辆起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铁路部门全力保障救灾人员和物资运输,截止17日凌晨,已开行军列85列,运送部队4万余人;运输军用救灾物资450车。安排民用救灾物资运输计划2495车,实际已运1895车,目前已到达灾区889车。
(四)民航方面
成都双流等机场滞留旅客基本输运完毕,16日全天,成都双流机场共保障航班421架次,其中应急救援航班l07架次,旅客运输航班314架次,运输进出港旅客4万余人次,目前已基本没有滞留旅客;九黄机场保障航班38架次,出港旅客2500余人,无滞留旅客;绵阳机场保障航班8架次,专机4架次,运送旅客840人。
(五)电力方面
截至16日15时,统调负荷902万千瓦,较15日同一时刻增加34万千瓦。重庆、陕西、甘肃三省电网最大用电负荷与灾前相差不大,运行基本恢复正常。
(六)广播电视方面
四川省各受灾地区广电部门正在全力抢修损毁设备设施,争取尽快恢复正常播出。受地震影响较大的甘肃、陕西、宁夏、云南、重庆等省市广播电视播出基本恢复正常。
(七)物资保障方面
1、发展改革委继续安排向四川调运医药物资。根据四川省政府提出的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用品缺口清单,发展改革委筛选出属于中央医药储备目录内的70个品种,紧急组织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联广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做好相关工作,从16日晚将陆续运往灾区。
2、发展改革委协助解决气象设备及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应中国气象局请求,发展改革委协调国航安排航班,从北京空运8套自动气象站设备到灾区,气象局现已办妥送货、发运手续。应国务院应急办请求,协调河北省应急办将河北省紧急筹集的救灾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帐篷等)交由民政部和卫生部统筹安排;协调铁道部将中国扶贫基金会筹集的一批滞留在天津、北京、福建、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的救援物资陆续运往灾区。
3、发展改革委协调解决四川绵阳机场航油问题。协调中航油集团作出紧急安排,对总后和中航油集团发往成都方向的共计28节油罐车约1200吨航油调整流向,保证绵阳抗震救灾用油需要。截至17日9时,已有24节油罐车约1000吨航油抵达绵阳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