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后,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地震灾害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一是成立环保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该市环保局成立了局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筹指挥全市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件工作。市环保局各局属单位和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组织领导。
二是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该市接连下发了《关于做好地震灾害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防范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紧急通知》等三个紧急通知)。于5月13日开始,组成10个检查组对国控和市控重点企业,特别是医药化工及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高危企业和重大污染防治设施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整治环境安全隐患。各区县环保局同时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严密监控地震灾害后诱发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制定消除污染的措施方案,完善自查、排查、隐患整治档案。截止到2008年5月15日,在全市排查的10个安全隐患督查小组,已检查企业256家,现场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问题20起。
三是全面加强入境断面应急监测,建立跨省界及跨流域、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组建了8个监测小组在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设置监测断面8个,采用自动监测和人工加密监测两种方式,每天4小时进行一次监测,严密监控四川方向入渝水质;同时制定了《重庆市地震灾害环境监测预警方案》和《重庆市地震灾害跨省界及跨流域、区域次生环境污染应急联动工作方案》,严密监控地震灾害后可能产生的水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强跨省界、跨流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