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邢台和张家口市的张北县,都曾先后经历过严重的地震劫难。是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让这里的人民鼓起了战胜震灾、重建家园的勇气。当汶川震灾发生后,三地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深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安危,他们以一颗感恩的心,立即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之中,那种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无私奉献的情怀,感人至深。本报记者连日来在唐山、邢台和张北三地采访,记录了三地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共抗天灾的感人故事。
汶川,相同的惨烈,
相同对人间的摇撼。
我在这千里之外的唐山,
你的呼救扯住我紧张的惦念……
曾亲历唐山大地震的诗人徐国强创作的写给四川地震灾区的深情诗篇,凝聚了700万唐山人民的心声。
连日来,一支支医疗队、一辆辆满载救灾物资的救援车、一个个抢险小分队,从唐山向四川灾区挺进,一个个情系灾区、无私奉献的动人场面在曾经同样经历了严重震灾劫难的英雄城市唐山闪现。
到5月18日,全市累计为灾区捐款捐物1.3亿元,8支医疗队正在灾区夜以继日地救治伤员,两支抢险队忘我地在废墟上开始着艰难的抢险,宋志永等多支农民、工人自发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勇往直前,奔赴灾区……唐山人民正把多年来全国人民无私支援的深情,回报到汶川灾区。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紧张的救援行动在唐山全市迅速展开
5月12日下午,汶川发生大地震。
正率团在欧洲访问的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多次与唐山市长陈国鹰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通电话,紧急磋商支援灾区措施,号召全市各级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紧急动员起来,就像当年全国人民支援唐山那样,以实际行动迅速投入到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斗争中来。
唐山市迅速成立援助四川灾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力量。派出医疗队、抢险队、专家组,紧急启动相关预案,动员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时准备驰援灾区。当天,市委、市政府向四川灾区发去慰问电,13日发表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要求各部门和企业,千方百计与灾区有关地方和单位取得联系,开展对口支援。全市人民踊跃捐款、捐物、献血,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分忧解难。
丰润区杨官林镇青年企业家、宏旺铁粉精选厂厂长皇甫志友得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立即携带100万元赶到北京,准备赴川捐款慰问。由于航班取消,身在北京的他通过电话动员了厂里39名职工,同镇内黄家屯医院12名外科医生一起,包租了一辆大巴车赶赴灾区。与此同时,他又连夜购买了军用帐篷、高压喷雾器、手电筒及部分救灾工具等价值近30万元的物资,包租两辆货车送往灾区。第二天一早,他就将100万元捐款交到区有关救灾部门。
"我是个唐山地震孤儿,是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把我从废墟中救出,又给了我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在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希望组织上给我一次报恩的机会。"12日晚,唐山市决定组织医疗队支援灾区。因报名人员太多,41岁的工人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杨宏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他就一次又一次请战,最后终于被批准加入了医疗队。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一时间抢救生命!由唐山开滦医院院长吴寿岭担任副队长的河北省首支医疗救援队---唐山红十字医疗救援队于震后第三天到达四川绵竹九龙镇重灾区。灾区断电,医疗队员自带汽油发电照明;汽油用完了,点起蜡烛抢救伤员。4个小时,50多名伤员得到救治。
有物的捐物,有钱的出钱,这座爱心城市又一次奏响爱与奉献的交响曲
5月13日,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为灾区捐款1000万元,13日和15日分两批向灾区运送大批急用的帐篷、药品和食品等救灾物资。
在全市700万人民广泛参与的捐助活动中,当年的"震生"们拿出家庭积蓄,中小学生捐出一角、一元积攒起来的压岁钱。7岁的西山路小学二六班学生杜宇阔将太姥姥给的100元压岁钱捐给灾区后,还恳求妈妈在地震灾区给他联系一下"手拉手"的小朋友。5月13日到15日短短3天时间,唐山市教育系统师生捐款120多万元。
5月13日,正在国外考察的民营企业家杨俊来得知汶川灾情后,立即通过中国驻意大利米兰总领事馆向灾区捐款1万欧元;15日,他又给国内打电话,请公司员工代他个人再捐人民币10万元。
5月14日,唐山华夏董氏兄弟商贸(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山籍澳大利亚华侨董配永,通过国务院侨办"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捐赠了23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和款项。
充分利用唐山抗震救灾经验,为灾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
唐山市迅速成立专家顾问组,把曾亲历唐山抗震救灾的干部、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根据灾区情况会商应对措施,并及时向上反馈。
5月13日上午,唐山市通过媒体向唐山市民紧急号召经历过抗震救灾的普通市民,把自己防震、逃生、互救、震后生存、防疫灭病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媒体反馈,或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向灾区传播。
5月15日,经过两个昼夜奋战,唐山市紧急编写、印发《唐山抗震救灾经验》,并迅速发往灾区。在这本洋洋万言的册子里,包括了自救、互救的注意事项,就地治疗、转外地治疗的相关经验和妥善安置孤老和截瘫伤员等相关内容。
5月15日上午,唐山市档案局查阅500余卷《唐山地震专题档案》,就防震抗震简易房建设、救灾物资的发放等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并形成建议报送有关部门。
5月15日上午,唐山市赴四川德阳市、北川县抗震救灾专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一行14人从唐山出发赶赴灾区。除唐山各大院校和医院的心理咨询专家外,服务队里还有两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来自唐山市残联32岁的党育新、唐山市工人医院35岁的王安。
繁华地段的献血车前,排起了从未有过的整齐长队;广播电台听众热线那端传来的,是一声声颤抖哽咽的祝福;电视机前,是一双双充满焦灼与企盼的眼睛……唐山,这座经历过同样劫难的城市,正用自己的无疆大爱温暖着灾区人民伤痛的心灵。(记者 钱宝琦 汤润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