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驻滇老山主攻团再建新功 废墟中刨出383名幸存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3日   来源:云南日报


驻滇子弟兵紧急转移受伤群众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驻滇某团曾担任老山主攻团,奉命开赴灾区展开救援,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截至记者发稿时,该部已从北川地区废墟中救出383名幸存者,转移和解救群众1万多人。不仅如此,全体指战员饱含深情,尽全力帮助灾区人民,他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

    危急时刻遇到解放军

    5月15日上午8时32分,正在北川城区执行救援任务的驻滇某团官兵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立即奔赴漩坪乡解救受困群众。步兵一连班长何胜强奉命率领赵声亮等7名战士立即出发。一路上,何胜强等人先后遇到了100名往县城方向逃生的受困群众,并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和干粮给了他们,正当他们饥肠辘辘,准备原地休整时,遇到了20多名受困群众,年龄最大有88岁,最小仅3岁,大部分已无法独立行走。战士们带着20多名群众向北川县城转移。在通过“一线天”时,由于山体滑坡,原有的山路早已荡然无存,山脊两侧都是万丈深渊,最窄的地方仅有40厘米,最宽的地方也不过70厘米,战士们采用单兵护送、往返接力的方式,将受困群众全部安全地转移到任家坪救助站。

    为了一句无悔的承诺

    “放心吧,就算是累倒趴下了,我们也要爬着把你们安全地送到山下!”驻滇某团步兵一连班长陈茂面对7位老人许下了承诺。

    5月17日,正在漩坪乡执行搜救任务的陈茂等9名战士,发现有7名老人坐在路旁,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在山上行走了近3天,干粮和饮用水已经吃完,体力消耗殆尽。见此情景,陈茂等人主动担负起护送的任务。5月18日11时,他们来到了总长约1000米、平均宽度不足50厘米、左右是万丈深渊的崎岖山路上,战士们小心地背着7位老人赶路。就在战士们满怀信心地抓紧时间护送时,突然发生余震,老人们满含泪水地说:“孩子们,太危险了,不要再管我们了!”在前面引路的班长陈茂转过身来对老人说:“放心吧,就算是累倒趴下了,我们也要爬着把你们安全地送到山下!”就这样,战士们慢慢爬行,把7位老人送到了临时救助站。

    乔大爷的62个兵儿子

    5月15日6时47分,驻滇某团奉命来到北川县城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汽车连指导员陆用了解到附近一村庄73岁乔祥甫、66岁蒋开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地震中遇难,爷孙4人已经断粮,类似乔大爷家情况的家庭还有22家。陆用当即召集全连62名官兵说:“如今灾区的人民正承受着失去亲人、丧失家园的巨大痛苦,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从那天起,汽车连主动承担起为22户受灾村民送饭菜的重任,5月20日傍晚时分,当陆用带着战士和往日一样送饭时,乔祥甫老人满含泪水地说:“感谢党,感谢解放军!”

    指导员身先士卒救人

    5月14日上午9时,步兵某团到达受灾严重的北川县陈家坝乡,刚落脚当地群众就反映,有人困在废墟中,需要立即救援。

    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八连迅速展开搜救,指导员钟树峰带三级士官王荣华先行出发。钟树峰通过初步搜索,发现了两处废墟中有被掩埋的幸存者。当即与连长高普取得联系,在讲清具体位置后,随即展开了对其中一处受困群众的救援。这是一幢已倒塌的3层居民楼,通过墙缝可以看到受困者是一位大妈。大妈正上方有一块只有钢筋连接的约20吨的混凝土,并且已经裂开,再来一次余震就可能坠落,情况十分危急。钟树峰率先爬进废墟,在班长王荣华的协助下,先用大木棒支撑住上方的砖墙,而后用十字镐一点一点敲碎抵在大妈腰部的砖块,钟树峰一边安慰大妈,一边半跪半卧,清理砖块,两个小时后,成功将人救出,并迅速将其送往团部临时宿营地治疗。

 
 
 相关链接
· 广西广大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
· 重庆市民可通过救助基金会向灾区孤残儿童献爱心
· 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把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 以爱守候 一网情深—来自抗震救灾中互联网报告
· 纪检、审计部门将全程监督抗震救灾款物收支情况
· 铁路部门与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建三小时通报制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