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件注册商标,带动一批特色品牌”的思路,热情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向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迈进,以品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收到显著成效。
各级工商部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组建一批行业协会,做到了农产品商标民间管理、民间受益。通过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注册一批农副产品的商标,夯实农产品商标战略的基础。先后有玉树冬虫夏草、乐都紫皮蒜、互助马铃薯、湟源陈醋、门源菜籽油、海北羔羊、循化线辣椒等14件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农畜产品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注册申请。通过争创一批农产品著名商标,在农业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和传统农业中率先实施商标战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了使地理标志成功申注,省工商局邀请国家商标局专家为青海省工商系统商标监管干部和商标代理机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展开全系统注册农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座谈会,深入涉农企业指导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申报工作。
2007年以来,青海省工商局先后成功申报注册了“湟源陈醋、互助马铃薯、循化线辣椒”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结束了青海省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历史。这些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极大地带动了相应地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典范。例如循化“仙红”牌线辣椒商标注册成功后,使得企业的产品开发和销售取得了极大的拓展,带动了当地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由原来的4000多亩一下增加到2万多亩,仅“仙红”公司就与近一半种植户签订了购销合同,每亩收益在4000元左右。2007年,在工商局大力协助下,由互助土族自治县马铃薯协会向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了“互助马铃薯”产地证明商标,结束了长期以来有品无牌的历史。也为互助县优质马铃薯走出青海,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现在,互助马铃薯以每公斤3元左右的价格摆上了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超市,互助县也涌现出400多名专门从事马铃薯推介和营销的农民经纪人,已形成了“协会+基地+农户”的稳固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年营销马铃薯1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马铃薯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林有盛 范长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