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刘奇葆: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环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9日   来源:四川日报

    连日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陪同来川视察的中央领导在彭州市、都江堰市、汶川县、什邡市、北川县等地了解受灾情况,看望慰问基层干部和基层政法干警时强调,四川省抗震救灾已进入以安置受灾群众为主要任务的重要阶段,要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什邡市八角镇受灾群众安置点旁边,已陆续搭建起一些为受灾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的帐篷。6月8日,刘奇葆走进这些挂着 “法律咨询”、“检察维稳工作站”、“司法服务”等标识的帐篷,详细询问他们可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

    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刘奇葆,在这些由当地检察院、法院、派出所和司法所搭建的帐篷中,受灾群众可以前往办理临时身份证、咨询相关法律、进行纠纷调解等。在法院设立的流动法庭中,还可以进行一些审判和裁决,方便群众尽快厘定是非曲直,化解矛盾和纠纷。

    6月5日以来,刘奇葆分别前往北川县擂鼓镇,彭州市龙门山镇、小鱼洞镇和都江堰市幸福家园、汶川县映秀镇等安置点了解受灾群众安置情况,看到这些安置点内均设立了法律、司法工作服务站,刘奇葆对这一做法表示肯定,并强调,安置阶段工作量很大,涉及的家庭很多,要做很多复杂的工作。要严格按规定兑现对群众的安置政策,严守工作纪律。对救灾物资和资金要进行严格管理,救灾物资发放要先群众后干部、先基层后机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产生纠纷和矛盾。

    刘奇葆指出,要强化灾区的社会治安管理。要迅速恢复灾区政法机关正常运行,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设立帐篷派出所、警务室和车辆流动警务室等,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提供补办身份证、户口簿等便民服务。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在灾区设立咨询点,及时处理民事、经济纠纷,使群众有处说理,有处释疑。同时,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刘奇葆强调,要加强灾区群众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失房、失地、失业人员为重点,实施灾后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鼓励受灾群众外出务工,促进转岗就业和就地就业,让受灾群众有事干、有收入、有盼头。(记者 方晓哺)

 
 
 相关链接
· 保监会:保险业向四川汶川地震支付赔款2.81亿元
· 四川灾后首场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投资额45亿多元
· 辽宁提前完成2287套援助四川灾区安置房建设任务
· 抗震救灾·关注灾区考生:四川灾区考生紧张备考
· 四川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到达北京接受免费职业教育
· 四川40个重灾县9万考生延迟高考 开考时间未确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