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省环保局获悉:去年,全省环保工作以推进 “蓝天碧水工程”和污染减排为重点,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双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河流污染治理显现效果,环境恶化局面得到遏制。
2007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减排1.27万吨,比2006年下降3.29%,二氧化硫减排9.12万吨,比2006年下降6.17%,降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累计达3362天,比上年增长24.2%。
由于历史欠账多,山西省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2007年,监测的103个地表水断面中,水质优良和轻度污染的断面各为17个,占16.5%;中度污染的断面5个,占4.9%;重度污染的断面64个,占62.1%。11个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9.8%,其中大同、长治、晋城、朔州、忻州、晋中、运城、吕梁达标率为100%。
2007年,山西省完成了2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共关停60家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污染企业,新(扩)建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投运3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形成日处理能力132万吨。
2007年,全省重点城市环境空气污染仍属以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二氧化硫污染最大,占48.4%,其次为可吸入颗粒物,占37.4%。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国家二级标准,除运城市劣于国家三级标准外,其余10个重点城市为国家三级标准。
去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6.8万吨,排放量大的行业依次是:电力、焦化、冶金,三行业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80.35%,其中,电力行业占54.36%。此外,山西省去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相对稳定,辐射环境保持天然水平。